百世文章有墓碑

出自明朝金幼孜的《题郑氏白云闇卷
白云渺渺欲何之,遥望金山对古祠。翠滴松楸馀旧恨,阴连桑梓系深思。
四时荐祀存家礼,百世文章有墓碑。流庆绵绵应未巳,况闻继述在佳儿。
题郑氏白云闇卷拼音解读
bái yún miǎo miǎo zhī
yáo wàng jīn shān duì
cuì sōng qiū jiù hèn
yīn lián sāng shēn
shí jiàn cún jiā
bǎi shì wén zhāng yǒu bēi
liú qìng mián mián yīng wèi
kuàng wén shù zài jiā ér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望着遥远的金山,眼前白云缭绕,心中充满着对故乡和历史的思念和思考。松楸树上垂下翠绿的水珠,似乎也在倾诉着旧日的不解之恨。而桑梓的阴影则将诗人深深地牵连在自己的故土情感中。 然后诗人提到祖先的家族礼制和墓碑,表达了对家族的尊重和传承、“文章”(指家族中的才子)的记忆和纪念。最后两句“流庆绵绵应未巳,况闻继述在佳儿”,则寄托了对后人继承和发扬先人文化遗产的期望与希望。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题郑氏白云闇卷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望着遥远的金山,眼前白云缭绕,心中充满着对故乡和历史的思念和思考。松楸树上垂下翠绿的水珠,似乎也在倾诉…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望着遥远的金山,眼前白云缭绕,心中充满着对故乡和历史的思念和思考。松楸树上垂下翠绿的水珠,似乎也在倾诉着旧日的不解之恨。而桑梓的阴影则将诗人深深地牵连在自己的故土情感中。 然后诗人提到祖先的家族礼制和墓碑,表达了对家族的尊重和传承、“文章”(指家族中的才子)的记忆和纪念。最后两句“流庆绵绵应未巳,况闻继述在佳儿”,则寄托了对后人继承和发扬先人文化遗产的期望与希望。折叠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14644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