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邦声教今沦浃
出自明朝祁顺的《题黔阳宝山书院 其二》- 赤宝山前一草堂,烟霞如锦石如羊。江流总是英雄恨,化雨犹沾草木香。
贤尹作兴文未丧,儒先题咏笔生光。蛮邦声教今沦浃,佩服诗书重五常。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草堂,位于赤宝山前,周围的景色如锦石、羊群等。江水流淌,总是让英雄们感到遗憾和不满,但化作雨露仍能滋润芳草树木,散发出香气。 诗人称颂了这座草堂的主人,即贤明的官员,他的文学成就未被抛弃,而儒者们也用笔墨赞美着他。同时,这个国家的声教已经沦为蛮夷之邦,但人们仍然高度重视五常之道,即仁、义、礼、智、信。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对于贤明与文化的赞颂和对于传统价值的重视。
- 背诵
-
题黔阳宝山书院 其二诗意赏析
-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14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