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塞北总阑珊

出自明朝王夫之的《过涉园问季林疾遣作早梅诗四首 其三
江南塞北总阑珊,幽谷嫣然一破颜。无数明玑垂屋角,牵萝何必卖珠还。
过涉园问季林疾遣作早梅诗四首 其三拼音解读
jiāng nán sāi běi zǒng lán shān
yōu yān rán yán
shù míng chuí jiǎo
qiān luó mài zhū h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含义比较抽象,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第一句“江南塞北总阑珊”,表现了作者的困惑和疑惑。江南和塞北是中国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区,它们的文化和气息都大不相同。作者也许在纠结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第二句“幽谷嫣然一破颜”,则表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幽谷是指偏僻而幽静的山谷,嫣然则是形容花朵的柔美和娇羞。作者可能在寻找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方式。 第三句“无数明玑垂屋角”,则表现了作者对于细节的关注和追求。明玑是指明亮的珠宝,垂在屋角则表示这些珠宝被藏在角落里,如同艺术品一般被安放在平凡之中。作者可能在探索一种“小而美”的审美。 最后一句“牵萝何必卖珠还”,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简单和自由的向往。萝是指常见的野草,卖珠则是和第三句对应,可以理解为放弃繁琐的世俗物质追求。作者可能在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为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珍贵之处。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过涉园问季林疾遣作早梅诗四首 其三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比较抽象,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第一句“江南塞北总阑珊”,表现了作者的困惑和疑惑。江南和塞…展开
这首诗的含义比较抽象,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第一句“江南塞北总阑珊”,表现了作者的困惑和疑惑。江南和塞北是中国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区,它们的文化和气息都大不相同。作者也许在纠结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第二句“幽谷嫣然一破颜”,则表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幽谷是指偏僻而幽静的山谷,嫣然则是形容花朵的柔美和娇羞。作者可能在寻找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方式。 第三句“无数明玑垂屋角”,则表现了作者对于细节的关注和追求。明玑是指明亮的珠宝,垂在屋角则表示这些珠宝被藏在角落里,如同艺术品一般被安放在平凡之中。作者可能在探索一种“小而美”的审美。 最后一句“牵萝何必卖珠还”,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简单和自由的向往。萝是指常见的野草,卖珠则是和第三句对应,可以理解为放弃繁琐的世俗物质追求。作者可能在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为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珍贵之处。折叠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汉族,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世界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之一,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13826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