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否当年悟徙薪

出自明朝陈邦彦的《闻变 其二
朔雪炎天尽帝臣,都城金粟亦因陈。不闻一矢能遗敌,敢谓中朝尚有人。
野树春残巢幕燕,鲜原日暮泣幽燐。独凭沟壑酬君父,曾否当年悟徙薪
闻变 其二拼音解读
shuò xuě yán tiān jìn chén
dōu chéng jīn yīn chén
wén shǐ néng
gǎn wèi zhōng cháo shàng yǒu rén
shù chūn cán cháo yàn
xiān yuán yōu lín
píng gōu chóu jūn
céng fǒu dāng nián x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含义是: 第一段描写了在朔雪纷飞、酷热难耐的天气里,帝臣们依然尽职尽责地工作,甚至都城的粮食也因为他们的努力而丰收。作者认为,这些人都非常勇敢和忠诚,他们值得受到赞扬和敬佩。 第二段则描述了春天即将过去,树上鸟巢里的燕子已经离开,孤独的人在野外哭泣,夕阳下的鲜原草地也被眼泪染成了绿色。最后,作者说自己只能在冷落的山沟中默默地思考,回想曾经父亲的遭遇,不知道自己是否明白了什么。总之,这首诗既有对忠诚与勇敢的赞美,也表达了孤独和思考的情感。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闻变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是: 第一段描写了在朔雪纷飞、酷热难耐的天气里,帝臣们依然尽职尽责地工作,甚至都城的粮食也因为他们的努力而…展开
这首诗的含义是: 第一段描写了在朔雪纷飞、酷热难耐的天气里,帝臣们依然尽职尽责地工作,甚至都城的粮食也因为他们的努力而丰收。作者认为,这些人都非常勇敢和忠诚,他们值得受到赞扬和敬佩。 第二段则描述了春天即将过去,树上鸟巢里的燕子已经离开,孤独的人在野外哭泣,夕阳下的鲜原草地也被眼泪染成了绿色。最后,作者说自己只能在冷落的山沟中默默地思考,回想曾经父亲的遭遇,不知道自己是否明白了什么。总之,这首诗既有对忠诚与勇敢的赞美,也表达了孤独和思考的情感。折叠

作者介绍

陈邦彦 陈邦彦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11286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