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点瑟还谁鼓

出自明朝王守仁的《与沅陵郭掌教
记得春眠寺阁云,松林水鹤日为群。诸生问业冲星入,稚子拈香静夜焚。
世事暗随江草换,道情曾许碧山闻。别来点瑟还谁鼓?怅望烟花此送君。
与沅陵郭掌教拼音解读
chūn mián yún
sōng lín shuǐ wéi qún
zhū shēng wèn chōng xīng
zhì niān xiāng jìng fén
shì shì àn suí jiāng cǎo huàn
dào qíng céng shān wén
bié lái diǎn hái shuí
chàng wàng yān huā sòng j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场景,记述了一些与佛教和人生哲学相关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春天在寺庙里的景象,阁楼上云雾缭绕,松林中水鹤成群。这是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暗示作者身处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中。 接着,诗中提到有一些学生向冲星请教佛法,而稚子则在夜晚静静地点燃香火。这表明作者对佛教信仰的尊重和追求。 然后,作者谈到了人生的变幻无常,说世事像江草一样易替换,只有道情才能在碧山之间传递。这是在表达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即生命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但是只有信仰和精神支撑才能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最后,作者感叹时间流逝,悔恨时光飞逝,怅望烟花,送别君子。这是在强调珍惜时间,每个人都必须认识到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而每个人可以选择如何度过它。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与沅陵郭掌教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场景,记述了一些与佛教和人生哲学相关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春天在寺庙里的景象,阁楼上云雾…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场景,记述了一些与佛教和人生哲学相关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春天在寺庙里的景象,阁楼上云雾缭绕,松林中水鹤成群。这是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暗示作者身处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中。 接着,诗中提到有一些学生向冲星请教佛法,而稚子则在夜晚静静地点燃香火。这表明作者对佛教信仰的尊重和追求。 然后,作者谈到了人生的变幻无常,说世事像江草一样易替换,只有道情才能在碧山之间传递。这是在表达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即生命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但是只有信仰和精神支撑才能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最后,作者感叹时间流逝,悔恨时光飞逝,怅望烟花,送别君子。这是在强调珍惜时间,每个人都必须认识到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而每个人可以选择如何度过它。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10762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