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能审音与政通

出自唐朝白居易的《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永徽之人舞而咏,
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中宗肃宗复鸿业,
唐祚中兴万万叶。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
苟能审音与政通。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拼音解读
dìng
zhòng yǒu qìng
yǒng huī zhī rén ér yǒng
shang
zhèng shì yīn yáng yáng
kāi yuán zhī rén qiě kāng
táng táng
táng táng zhī qìng chuí jiāng
zhōng zōng zōng hóng 鸿
táng zuò zhōng xìng wàn wàn
shēng xié luàn huá shēng
luàn gàn tiān bǎo
míng nián chén fàn gōng què
nǎi zhī běn huá fēng
gǒu néng shěn yīn zhèng tōng
cóng xiàng cān cuò
biàn xìng shuāi āi
yuàn qiú kuàng zhèng huá yīn
lìng xià xiàng jiāo q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歌讲述了宫廷乐舞的重要性以及音乐和政治之间的联系。 “法曲”是指正式的宫廷音乐,而“夷歌”则是指来自边陲地区的民间音乐。在唐朝时期,“法曲”被视为高雅的音乐形式,而“夷歌”则被看作是低俗的音乐。 诗中提到了几个朝代和历史事件,如永徽、政和、开元和天宝等,这些都是唐朝的年号。诗人通过描述不同朝代人们对宫廷音乐的态度和表现方式,来暗示着当时政治和社会的变化。 在唐朝中期,当政者开始重视“夷歌”的影响力,试图将其融入到正式音乐中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本应是正式的“法曲”被替换成了“夷歌”,导致了音乐品味的下降和国家政治的动荡。 最后,诗人希望能够恢复正常的音乐秩序,并保持边境地区与中原的文化交流,使得华夏文明不被异族侵扰。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讲述了宫廷乐舞的重要性以及音乐和政治之间的联系。 “法曲”是指正式的宫廷音乐,而“夷歌”则是指来自边陲地区的民…展开
这首诗歌讲述了宫廷乐舞的重要性以及音乐和政治之间的联系。 “法曲”是指正式的宫廷音乐,而“夷歌”则是指来自边陲地区的民间音乐。在唐朝时期,“法曲”被视为高雅的音乐形式,而“夷歌”则被看作是低俗的音乐。 诗中提到了几个朝代和历史事件,如永徽、政和、开元和天宝等,这些都是唐朝的年号。诗人通过描述不同朝代人们对宫廷音乐的态度和表现方式,来暗示着当时政治和社会的变化。 在唐朝中期,当政者开始重视“夷歌”的影响力,试图将其融入到正式音乐中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本应是正式的“法曲”被替换成了“夷歌”,导致了音乐品味的下降和国家政治的动荡。 最后,诗人希望能够恢复正常的音乐秩序,并保持边境地区与中原的文化交流,使得华夏文明不被异族侵扰。折叠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0660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