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数百年

出自明朝林光的《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六
佛法本夷教,诱惑贤与愚。中国似羸病,邪气乘孱虚。
悠悠数百年,医国敢谓无。彝伦既歼灭,薙发争奔趋。
滔滔日陷溺,孰与拯迷涂。稊稗胜五谷,浩叹存轲书。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六拼音解读
běn jiāo
yòu huò xián
zhōng guó léi bìng
xié chéng chán
yōu yōu shù bǎi nián
guó gǎn wèi
lún jiān miè
zhēng bēn
tāo tāo xiàn
shú zhěng
bài shèng
hào tàn cún sh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控诉和悲叹。作者认为佛教原本是一种清净、纯粹的教义,但是在中国,它被人们误解和滥用,用来欺骗愚昧的人和诱惑有才华的人。中国社会好像一种病态,弱不禁风,而邪恶的力量则占据了这种虚弱的状态。作者还提到了历史上发生在中国的一些事情,如明朝时期的彝族叛乱和清朝时期的薙发令,这些事件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不安。最后,作者表示感慨,认为虽然杂草比起谷子更容易生长,但是谷子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粮食,在文化和精神上也应该珍惜和保护。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六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控诉和悲叹。作者认为佛教原本是一种清净、纯粹的教义,但是在中国,它被人们误解和滥用,用来欺骗愚昧…展开
这首诗是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控诉和悲叹。作者认为佛教原本是一种清净、纯粹的教义,但是在中国,它被人们误解和滥用,用来欺骗愚昧的人和诱惑有才华的人。中国社会好像一种病态,弱不禁风,而邪恶的力量则占据了这种虚弱的状态。作者还提到了历史上发生在中国的一些事情,如明朝时期的彝族叛乱和清朝时期的薙发令,这些事件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不安。最后,作者表示感慨,认为虽然杂草比起谷子更容易生长,但是谷子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粮食,在文化和精神上也应该珍惜和保护。折叠

作者介绍

林光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06281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