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清风啼黠鸟
出自明朝陈继的《秋晚过西庵》- 游吟何处最宜频,谷木溪西第一邻。
竹径清风啼黠鸟,柴门落日对闲人。
穿云渐觉香裘重,照水惟怜白发新。
常得杖藜随去住,不须琴酌在芳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游吟之士的逍遥自在的生活情景。他常常到山谷、树林、溪水边等地游走,而最喜欢的地方是西边的一片溪谷。他经常走在竹林小径上,听着清风吹过,听着鸟儿啼叫。当夕阳渐渐落下时,他回到自己的柴门前,享受宁静的时光。 他年纪已经大了,但仍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且能够感受到云雾中散发出的香气,也同情那些身体虚弱或者曾经经历过艰难岁月的人们。他不需要琴箫来打发时间,只需拿起行杖随时随地去流浪生活。
- 背诵
-
秋晚过西庵诗意赏析
-
陈继
陈继(1370—1434)字嗣初,号怡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有《耕乐集》、《怡安集》。陈汝言子。生十月,父陈汝言坐法死,遗书数万卷,母吴氏躬织以资诵读。比长,从王行、俞贞木游,贯穿经学,人呼为“陈五经”。洪熙元年初开弘文阁,以杨士奇荐召授翰林五经博士,进检讨。嗣初以文章擅名,而写竹尤奇,能自成家,夏最、张益皆师事之。卒年六十五。…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05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