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参朝议

出自唐朝白居易的《初授拾遗
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
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
受命已旬月,饱食随班次。谏纸忽盈箱,对之终自愧。
初授拾遗拼音解读
fèng zhào dēng zuǒ
shù dài cān cháo
yán chū mìng bēi
qiě tuō fēng chén
chén áng
cái míng kuò tiān
dāng shí fēi
shàng guò wèi
kuàng jiǎn báo zhě
chǒng zhì
jīng jìn bái guāng
cán fēi qīng yún
tiān fāng cóng jiàn
cháo tíng huì
fěi gōng
shì shí shì
shòu mìng xún yuè
bǎo shí suí bān
jiàn zhǐ yíng xiāng
duì zhī zhōng kuì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陈子昂的,主要描述了自己任官后的心情和对陈子昂的仰慕。 杜甫因为得到了皇帝的任命而被授予高职,他感到十分荣幸,并在朝廷中发表意见。他认为自己虽然原本身份卑微,但现在已经摆脱了平凡的尘世生活,成为了一名有地位的官员。 杜甫也在向陈子昂致敬,称赞他是一个才名拔尖的人物,在天地间都有着很高的声誉。他认为陈子昂之所以能够成就非凡,是因为他的机遇和努力,而自己也有类似的历程。 然后,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并不是那么幸运,但还是得到了皇帝的青睐。他认为这是一种使命,认为自己必须勇于发言,为国家建言献策。然而,他也感到惊讶和惭愧,因为他从未想过能够达到这样的位置。 最后,诗人忠诚地履行职责,与其他官员一起参加会议。他时常献策,写下很多意见,但是他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还不够,需要更加努力。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初授拾遗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陈子昂的,主要描述了自己任官后的心情和对陈子昂的仰慕。 杜甫因为得到了皇帝的任命而被授予高职,他感到十…展开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陈子昂的,主要描述了自己任官后的心情和对陈子昂的仰慕。 杜甫因为得到了皇帝的任命而被授予高职,他感到十分荣幸,并在朝廷中发表意见。他认为自己虽然原本身份卑微,但现在已经摆脱了平凡的尘世生活,成为了一名有地位的官员。 杜甫也在向陈子昂致敬,称赞他是一个才名拔尖的人物,在天地间都有着很高的声誉。他认为陈子昂之所以能够成就非凡,是因为他的机遇和努力,而自己也有类似的历程。 然后,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并不是那么幸运,但还是得到了皇帝的青睐。他认为这是一种使命,认为自己必须勇于发言,为国家建言献策。然而,他也感到惊讶和惭愧,因为他从未想过能够达到这样的位置。 最后,诗人忠诚地履行职责,与其他官员一起参加会议。他时常献策,写下很多意见,但是他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还不够,需要更加努力。折叠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0392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