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不辨浪花白
出自明朝朱瞻基的《潇湘八景画·江天暮雪》- 大江东去天连水,薄暮萧萧朔风起。
须臾吹却冻云同,六花乱撒沧波里。
桥南桥北树槎牙,隔浦纷纷集晚鸦。
马嘶百折蟠云路,犬吠孤村卖酒家。
俯仰山川同一色,眼前不辨浪花白。
茫茫七泽与三湘,分明皓彩遥相射。
渔翁独酌寒江滨,顷刻琼瑶飞满身。
得鱼醉唱湖南曲,款乃一声天地春。
有时倚棹弄长笛,洞庭景物清无敌。
中流迢递望君山,但见遥空耸银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孟浩然所作的《春晓》。诗描绘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和景象,具有强烈的自然意境。 第一句描述了大江东去,连接了天和水之间的关系。第二句则描写了傍晚时分萧瑟的朔风吹起,使得冻云散去,雪花在沧波里纷纷扬扬。 接着,诗人描述了桥南桥北的树木,以及集聚在浦边的晚鸦,突出了孤村卖酒家和马嘶百折蟠云路等人物与事物的形象。 最后三句呈现了广阔的自然风光,包括茫茫七泽、三湘、洞庭湖等地景色,渔翁独酌、琼瑶飞舞、山川相连、天地万物皆春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些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美妙的感受和赞美之情。
- 背诵
-
潇湘八景画·江天暮雪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孟浩然所作的《春晓》。诗描绘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和景象,具有强烈的自然意境。 第一句描述了大江东去,连接…展开这首诗是唐代孟浩然所作的《春晓》。诗描绘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和景象,具有强烈的自然意境。 第一句描述了大江东去,连接了天和水之间的关系。第二句则描写了傍晚时分萧瑟的朔风吹起,使得冻云散去,雪花在沧波里纷纷扬扬。 接着,诗人描述了桥南桥北的树木,以及集聚在浦边的晚鸦,突出了孤村卖酒家和马嘶百折蟠云路等人物与事物的形象。 最后三句呈现了广阔的自然风光,包括茫茫七泽、三湘、洞庭湖等地景色,渔翁独酌、琼瑶飞舞、山川相连、天地万物皆春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些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美妙的感受和赞美之情。折叠 -
朱瞻基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间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98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