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行藏只此心

出自明朝庄昶的《送太学生冠带还蜀 其二
孔孟行藏只此心,病来今日且山林。先生若问终身计,作养君恩正海深。
送太学生冠带还蜀 其二拼音解读
kǒng mèng háng cáng zhī xīn
bìng lái jīn qiě shān lín
xiān shēng ruò wèn zhōng shēn
zuò yǎng jūn ēn zhèng hǎi shē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提到的“孔孟行藏”,指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做人之道,即以仁义为中心,行事谨慎、处世恰当;“只此心”指的是专注于内心修养,摒弃物质欲望的境界。而“病来今日且山林”,则表示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和危机时,作者愿意退隐山林,寻求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作者展现了自己的追求和信仰:“先生若问终身计,作养君恩正海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念,即以报答天地、养育自己的君恩为最高使命,这种信仰就像一片深不可测的大海,永远让人感到敬畏和膜拜。整首诗通篇洋溢着清新脱俗的意境,寓意着人应该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与平静,超越功利和物质的束缚。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送太学生冠带还蜀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提到的“孔孟行藏”,指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做人之道,即以仁义为中心,行事谨…展开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提到的“孔孟行藏”,指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做人之道,即以仁义为中心,行事谨慎、处世恰当;“只此心”指的是专注于内心修养,摒弃物质欲望的境界。而“病来今日且山林”,则表示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和危机时,作者愿意退隐山林,寻求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作者展现了自己的追求和信仰:“先生若问终身计,作养君恩正海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念,即以报答天地、养育自己的君恩为最高使命,这种信仰就像一片深不可测的大海,永远让人感到敬畏和膜拜。整首诗通篇洋溢着清新脱俗的意境,寓意着人应该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与平静,超越功利和物质的束缚。折叠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朝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95455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