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舍贵当年
出自唐朝元稹的《和乐天赠樊著作》-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
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
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
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
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
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
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
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
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
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
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
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
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
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
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
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
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
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
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
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
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
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形容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所写的诗歌充满了热情和温暖。他创作的作品都是义薄云天的,那些能够耀眼闪耀的,都是因为它们蕴含着强烈的正义感。尽管这位诗人有千万个想法,但仍然会有一些错误或失误。在未来的历史中,他的作品也只是被列在许多其他文学作品中,而并不会特别突出。但是,就像这首诗中所表达的一样,这种对于书写的追求和对于道德准则的坚持,是保持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和长久不衰的精神力量的关键。 在这首诗中,作者也提到了众多历史上的名人,包括古代的黄帝、尧、舜、禹等。这些人物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借鉴的榜样。此外,作者还特别提到了伊尹和巢由,这两位历史上的大贤者也是作者极力推崇的人物。 最后,作者也表达了他对于自己作为一个文学人物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他认为,写作应该是一种对于道德的尊重和坚守,而不是纯粹为了迎合社会的看法和口味。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在未来被后人所传颂。
- 背诵
-
和乐天赠樊著作诗意赏析
这首诗形容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所写的诗歌充满了热情和温暖。他创作的作品都是义薄云天的,那些能够耀眼闪耀的,都是因为它…展开这首诗形容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所写的诗歌充满了热情和温暖。他创作的作品都是义薄云天的,那些能够耀眼闪耀的,都是因为它们蕴含着强烈的正义感。尽管这位诗人有千万个想法,但仍然会有一些错误或失误。在未来的历史中,他的作品也只是被列在许多其他文学作品中,而并不会特别突出。但是,就像这首诗中所表达的一样,这种对于书写的追求和对于道德准则的坚持,是保持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和长久不衰的精神力量的关键。 在这首诗中,作者也提到了众多历史上的名人,包括古代的黄帝、尧、舜、禹等。这些人物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借鉴的榜样。此外,作者还特别提到了伊尹和巢由,这两位历史上的大贤者也是作者极力推崇的人物。 最后,作者也表达了他对于自己作为一个文学人物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他认为,写作应该是一种对于道德的尊重和坚守,而不是纯粹为了迎合社会的看法和口味。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在未来被后人所传颂。折叠 -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他遭到这次打击后,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调任同州刺史。文…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9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