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去乡国
出自唐朝李贺的《客游》-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的离愁别绪和漂泊旅途中的所感所想。作者一路漫步,内心充满悲凉,但随着春日的到来,阳光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带来了一丝温暖。虽然到达了承明庐,但他并不打算去拜访那里的人,反而更愿意像一个老旅客一样,默默地在平原上流浪。作者四季远离家乡,已经三年未回,旅途中常常弹奏琴歌,归来后询问时光已裂开了帛书。整首诗描绘了作者独自旅行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背诵
-
客游诗意赏析
-
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人。唐皇室远支。因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不得参加进士科考试,堵塞了仕进之路,仅作过几年奉礼郎(管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务的从九品小官)。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很不满,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诗,损害了身体,年仅二十七岁就逝世了。李贺早年即工诗,很有才名,受知于韩愈、皇甫湜。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9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