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下领取真长生
出自唐朝卢仝的《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 君家山头松树风,适来入我竹林里。一片新茶破鼻香,
请君速来助我喜。莫合九转大还丹,莫读三十六部大洞经。
闲来共我说真意,齿下领取真长生。不须服药求神仙,
神仙意智或偶然。自古圣贤放入土,淮南鸡犬驱上天。
白日上升应不恶,药成且辄一丸药。暂时上天少问天,
蛇头蝎尾谁安著。
君爱炼药药欲成,我爱炼骨骨已清。试自比校得仙者,
也应合得天上行。天门九重高崔嵬,清空凿出黄金堆。
夜叉守门昼不启,夜半醮祭夜半开。夜叉喜欢动关锁,
锁声zh地生风雷。地上禽兽重血食,性命血化飞黄埃。
太上道君莲花台,九门隔阔安在哉。呜呼沈君大药成,
兼须巧会鬼物情,无求长生丧厥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道家修仙的诗,讲述了作者与友人共同修行的情景。 首先,诗中提到了君家山头的松树风,以及新鲜的茶香,意味着此地清幽宜人,适合修行。然后,作者建议友人不要追求九转大还丹和三十六部大洞经等修炼之物,而是助他一起探讨真正的修炼之道。诗中也提到“真长生”,指的是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接下来,作者谈到了自己和友人的修炼方向不同。他们有一个比较,友人喜欢炼药,而作者喜欢炼骨。作者认为,无论哪种修炼方式,只要达到了天上行的目的,就是成功的。 诗中也提到了夜叉守门的场景,夜叉是道教和佛教中的一种神怪,象征着阴间的力量。作者通过描述这个场景,暗示修炼过程中会有源于内心的恐惧和考验。 最后,诗中提到了莲花台和太上道君,这些都是道家修炼的符号。最后两句话则是告诫友人,不要为了长生而追求过度的修行,因为这往往会导致身心俱疲,最终得不偿失。
- 背诵
-
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道家修仙的诗,讲述了作者与友人共同修行的情景。 首先,诗中提到了君家山头的松树风,以及新鲜的茶香,意味着…展开这首诗是一首道家修仙的诗,讲述了作者与友人共同修行的情景。 首先,诗中提到了君家山头的松树风,以及新鲜的茶香,意味着此地清幽宜人,适合修行。然后,作者建议友人不要追求九转大还丹和三十六部大洞经等修炼之物,而是助他一起探讨真正的修炼之道。诗中也提到“真长生”,指的是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接下来,作者谈到了自己和友人的修炼方向不同。他们有一个比较,友人喜欢炼药,而作者喜欢炼骨。作者认为,无论哪种修炼方式,只要达到了天上行的目的,就是成功的。 诗中也提到了夜叉守门的场景,夜叉是道教和佛教中的一种神怪,象征着阴间的力量。作者通过描述这个场景,暗示修炼过程中会有源于内心的恐惧和考验。 最后,诗中提到了莲花台和太上道君,这些都是道家修炼的符号。最后两句话则是告诫友人,不要为了长生而追求过度的修行,因为这往往会导致身心俱疲,最终得不偿失。折叠 -
卢仝
卢仝(775?─835),自号玉川子,范阳人。甘露之变时遇害。诗风奇特,在当时极名声。对后世怪僻一路影响较大。…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8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