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方下教
出自明朝欧大任的《彰义门重别陈梦庚》- 蓟雪苦分离,青毡君莫疑。韩公方下教,赵德始为师。
海市江瑶柱,山城绿荔枝。故园行渐近,书札报相思。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赴蓟州幕》。整首诗描述了他远行的经历,以及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 首先是前两句:“蓟雪苦分离,青毡君莫疑。”指的是在离别时的心情和场景。蓟州是一个北方的地方,冬天下雪,分别之际是很苦涩的。白居易在为官时要转任蓟州的幕职,因此离开了京城(指唐朝的都城长安),他告别朋友时所用的青毡也让他想到了这个场景。他提醒朋友不要多疑心,相信自己的离去是处于正常工作调动的原因,没有其他隐情。 接下来的两句“韩公方下教,赵德始为师。”是指白居易曾经拜过的两位名士。韩公是韩愈,白居易曾经师从他学习文学;赵德是赵嘏,白居易在庐山偶遇他,受到启发后改变了自己的写作风格。 再接着是“海市江瑶柱,山城绿荔枝。”这两句描述了他旅途中所见的不同风景和物产。海市指的是渤海湾沿岸的城市,江瑶柱是指当地盛产的珍贵瑶族器皿。山城则指的是他经过的山区城市,这里有许多绿色的荔枝。 最后一句“故园行渐近,书札报相思。”表达了白居易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他离开了京城,前往蓟州,离家相隔更远。他期待着能够回到故乡,与朋友亲人重聚,因此在途中写信寄居互通消息,以表达思念之情。
- 背诵
-
彰义门重别陈梦庚诗意赏析
这首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赴蓟州幕》。整首诗描述了他远行的经历,以及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 首先是前两句:“蓟雪苦分…展开这首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赴蓟州幕》。整首诗描述了他远行的经历,以及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 首先是前两句:“蓟雪苦分离,青毡君莫疑。”指的是在离别时的心情和场景。蓟州是一个北方的地方,冬天下雪,分别之际是很苦涩的。白居易在为官时要转任蓟州的幕职,因此离开了京城(指唐朝的都城长安),他告别朋友时所用的青毡也让他想到了这个场景。他提醒朋友不要多疑心,相信自己的离去是处于正常工作调动的原因,没有其他隐情。 接下来的两句“韩公方下教,赵德始为师。”是指白居易曾经拜过的两位名士。韩公是韩愈,白居易曾经师从他学习文学;赵德是赵嘏,白居易在庐山偶遇他,受到启发后改变了自己的写作风格。 再接着是“海市江瑶柱,山城绿荔枝。”这两句描述了他旅途中所见的不同风景和物产。海市指的是渤海湾沿岸的城市,江瑶柱是指当地盛产的珍贵瑶族器皿。山城则指的是他经过的山区城市,这里有许多绿色的荔枝。 最后一句“故园行渐近,书札报相思。”表达了白居易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他离开了京城,前往蓟州,离家相隔更远。他期待着能够回到故乡,与朋友亲人重聚,因此在途中写信寄居互通消息,以表达思念之情。折叠 -
欧大任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88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