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使老臣频拜表

出自明朝何巩道的《过武侯祠
天涯争奉武侯祠,千古英灵想在兹。鱼水亦知能遇主,江山终恨不逢时。
南阳大势言曾早,西蜀偏安计已迟。徒使老臣频拜表,出师心事至今悲。
过武侯祠拼音解读
tiān zhēng fèng hóu
qiān yīng líng xiǎng zài
shuǐ zhī néng zhǔ
jiāng shān zhōng hèn féng shí
nán yáng shì yán céng zǎo
西 shǔ piān ān chí
shǐ 使 lǎo chén pín bài biǎo
chū shī xīn shì zhì jīn b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于历史名将诸葛亮的景仰和怀念。第一句话说到“天涯争奉武侯祠”,说明即使是在遥远的地方,人们也会争相前往蜀中成都的武侯祠去纪念诸葛亮。第二句话“千古英灵想在兹”表示诸葛亮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接下来,诗中暗示出了诸葛亮所面临的困境和挫折。“鱼水亦知能遇主,江山终恨不逢时。”这里的“鱼水”指的是指诸葛亮所处环境的水土问题,而“能遇主”的意思则是指诸葛亮虽然有才华,却一直没有机会得到实践和施展。最后一句话“江山终恨不逢时”,则是表达了诸葛亮虽然有治国理政的野心和能力,但因时机不到而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二段则延续了第一段的情感,描述了诸葛亮所处的时代背景。“南阳大势言曾早,西蜀偏安计已迟。”这里的“南阳大势”是指东汉末年各路割据、战乱不断的形势,“西蜀偏安”则是指三国时期蜀汉相对于其他两个势力更为稳定和独立。“徒使老臣频拜表,出师心事至今悲。”这句话则表达了诸葛亮虽然经常向主君刘备建言献策,但未被采纳而导致他内心的苦闷和失落。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过武侯祠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于历史名将诸葛亮的景仰和怀念。第一句话说到“天涯争奉武侯祠”,说明即使是在遥远的地方,人们也会争相前往蜀…展开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于历史名将诸葛亮的景仰和怀念。第一句话说到“天涯争奉武侯祠”,说明即使是在遥远的地方,人们也会争相前往蜀中成都的武侯祠去纪念诸葛亮。第二句话“千古英灵想在兹”表示诸葛亮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接下来,诗中暗示出了诸葛亮所面临的困境和挫折。“鱼水亦知能遇主,江山终恨不逢时。”这里的“鱼水”指的是指诸葛亮所处环境的水土问题,而“能遇主”的意思则是指诸葛亮虽然有才华,却一直没有机会得到实践和施展。最后一句话“江山终恨不逢时”,则是表达了诸葛亮虽然有治国理政的野心和能力,但因时机不到而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二段则延续了第一段的情感,描述了诸葛亮所处的时代背景。“南阳大势言曾早,西蜀偏安计已迟。”这里的“南阳大势”是指东汉末年各路割据、战乱不断的形势,“西蜀偏安”则是指三国时期蜀汉相对于其他两个势力更为稳定和独立。“徒使老臣频拜表,出师心事至今悲。”这句话则表达了诸葛亮虽然经常向主君刘备建言献策,但未被采纳而导致他内心的苦闷和失落。折叠

作者介绍

何巩道 何巩道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85108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