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者绝其薪
出自唐朝张籍的《哭于鹄》- 青山无逸人,忽觉大国贫。良玉沉幽泉,名为天下珍。
野性疏时俗,再拜乃从军。气高终不合,去如镜上尘。
我初有章句,相合者唯君。今来吊嗣子,对陇烧新文。
耕者废其耜,爨者绝其薪。苟无新衣裳,曷用光我身。
奠酒徒拜手,哀怀安能陈。徒保金石韵,千载人所闻。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志向高远的人,他眼中所见是青山无人烟,但却也忽然想到了大国的贫困。他认为良玉沉入深邃的泉水中,被认为是世间宝物。虽然他有野性和不合时俗的一面,但最终仍加入军队。尽管他的气概很高,但他离开时像镜子上的灰尘一样轻松地离去了。 接下来的一段讲述了诗人自己的生活境遇。他在年轻时写了一些文章,只有与他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理解。而现在他前来悼念已故的嗣子,并献上新作品。他把农夫放弃了他们的农具,火工们熄灭了他们的炉火,因为要贡献出更多的资源去支持战争。如果没有新衣服,他又怎么能展示自己呢?即使他感到悲伤和哀痛,还是继续保持着文学天赋,并将其留给后人。
- 背诵
-
哭于鹄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志向高远的人,他眼中所见是青山无人烟,但却也忽然想到了大国的贫困。他认为良玉沉入深邃的泉水中,被认为是世…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志向高远的人,他眼中所见是青山无人烟,但却也忽然想到了大国的贫困。他认为良玉沉入深邃的泉水中,被认为是世间宝物。虽然他有野性和不合时俗的一面,但最终仍加入军队。尽管他的气概很高,但他离开时像镜子上的灰尘一样轻松地离去了。 接下来的一段讲述了诗人自己的生活境遇。他在年轻时写了一些文章,只有与他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理解。而现在他前来悼念已故的嗣子,并献上新作品。他把农夫放弃了他们的农具,火工们熄灭了他们的炉火,因为要贡献出更多的资源去支持战争。如果没有新衣服,他又怎么能展示自己呢?即使他感到悲伤和哀痛,还是继续保持着文学天赋,并将其留给后人。折叠 -
张籍
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县)。贞元十四年进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官职。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早年生活贫苦,后来官职也较低微。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适统治时期,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拚命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张籍由于社会地位较低,有机会接触中下层社会生活,对实现有较深刻…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8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