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平章亭子畔

出自明朝戚继光的《中丞公以芍药花数本见寄
经时涉塞意难论,乍见春风入烧痕。不道平章亭子畔,数枝红药向人繁。
中丞公以芍药花数本见寄拼音解读
jīng shí shè sāi nán lùn
zhà jiàn chūn fēng shāo hén
dào píng zhāng tíng pàn
shù zhī hóng yào xiàng rén f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描写春天到来后的景象。诗人经过塞外时,无法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但当他回到平原时,看见了开满红花的药田,心情愉悦。诗句中“平章亭子”指的是唐朝官员韩愈的亭子。整首诗暗示着即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前行,因为未来可能会有美好的事物等待着我们。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中丞公以芍药花数本见寄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写春天到来后的景象。诗人经过塞外时,无法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但当他回到平原时,看见了开满红花的药田,心情愉悦…展开
这首诗是在描写春天到来后的景象。诗人经过塞外时,无法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但当他回到平原时,看见了开满红花的药田,心情愉悦。诗句中“平章亭子”指的是唐朝官员韩愈的亭子。整首诗暗示着即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前行,因为未来可能会有美好的事物等待着我们。折叠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戚继光(1527~1588)中国明朝军事家,抗倭将领。字元敬,号南塘 ,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1588年1月5日卒于登州。嘉靖二十三年(1544)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调往浙江抗倭,任参将,镇守宁、绍、台(今临海)三府 。 他鉴于明军纪律松弛,素质不良,战斗力低下,至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4000余名,编组训练成戚家军,成为抗倭主力 。嘉靖四十年,在台州、仙居、桃…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97372.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