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书疑以八

出自明朝王夫之的《后雁字十九首 其二
寓言河汉迥,草线与灰蛇。应迹说随扫,文身开复遮。
梵书疑以八,易象半交叉。飞舞茅龙趣,江门忆白沙。
后雁字十九首 其二拼音解读
yán hàn jiǒng
cǎo xiàn 线 huī shé
yīng shuō suí sǎo
wén shēn kāi zhē
fàn shū
xiàng bàn jiāo chā
fēi máo lóng
jiāng mén bái shā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有些难以理解,可能是因为它采用了比较抽象的语言和意象。但可以尝试给出一个简单的解释: 这首诗似乎在描写一种图案或符号。其中“草线与灰蛇”可能指的是一些曲线、弧形的图案或纹饰,而“文身”则指的是类似于纹身的图案或标记。这些图案似乎有着特殊的意义或象征。 另外,诗中还提到了“梵书”和“易象”,这可能是指佛教和道教中的两个经典,《大正藏》为梵文所译佛经,易经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经典。这里的“八”可能也有着某种神秘的含义。 最后,诗中出现了“茅龙”和“白沙”,这可能是地名或景点,也可能是修行者常常使用的词汇,具体的含义需要参考上下文来理解。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后雁字十九首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有些难以理解,可能是因为它采用了比较抽象的语言和意象。但可以尝试给出一个简单的解释: 这首诗似乎在描写一种图案或…展开
这首诗有些难以理解,可能是因为它采用了比较抽象的语言和意象。但可以尝试给出一个简单的解释: 这首诗似乎在描写一种图案或符号。其中“草线与灰蛇”可能指的是一些曲线、弧形的图案或纹饰,而“文身”则指的是类似于纹身的图案或标记。这些图案似乎有着特殊的意义或象征。 另外,诗中还提到了“梵书”和“易象”,这可能是指佛教和道教中的两个经典,《大正藏》为梵文所译佛经,易经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经典。这里的“八”可能也有着某种神秘的含义。 最后,诗中出现了“茅龙”和“白沙”,这可能是地名或景点,也可能是修行者常常使用的词汇,具体的含义需要参考上下文来理解。折叠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汉族,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世界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之一,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9638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