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以贤
出自唐朝孟郊的《偷诗》- 饿犬齰枯骨,自吃馋饥涎。
今文与古文,各各称可怜。
亦如婴儿食,饧桃口旋旋。
唯有一点味,岂见逃景延。
绳床独坐翁,默览有所传。
终当罢文字,别著逍遥篇。
从来文字净,君子不以贤。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的思考和感悟。第一段是在描述一只饥饿的狗,它咬着干枯的骨头,自己的口水流下来。作者认为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各有可爱之处,就像婴儿吃桃子,只要有点味道,就不会放过。然而,这仅仅是文字的表面意义,至高无上的智慧和真理是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的。因此,真正的智者应该超越言语,追求心灵的自由。 最后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文字的看法:文字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真正的君子不会以字数的多少来评价一个人的才华,而是看他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 背诵
-
偷诗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的思考和感悟。第一段是在描述一只饥饿的狗,它咬着干枯的骨头,自己的口水流下来。作者认为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展开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的思考和感悟。第一段是在描述一只饥饿的狗,它咬着干枯的骨头,自己的口水流下来。作者认为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各有可爱之处,就像婴儿吃桃子,只要有点味道,就不会放过。然而,这仅仅是文字的表面意义,至高无上的智慧和真理是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的。因此,真正的智者应该超越言语,追求心灵的自由。 最后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文字的看法:文字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真正的君子不会以字数的多少来评价一个人的才华,而是看他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折叠 -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早年隐居河南嵩山。后两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五十岁时任溧阳县尉,由于抱负不得施展,便放迹山林间,吟诗度日,以致公务多废,县令便另委他人代行职务,并把他的俸禄减去一半,不久辞官回家。后经河南尹郑余庆的推荐,出任河南水陆转运判官,晚年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聘他往兴元府任参军,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9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