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屑积空微

出自明朝王夫之的《感遇十一首 其八
浮云起岱阴,萧屑积空微。翕合非一气,灵雨千里飞。
如何彼姝子,孤爱俄顷辉。光影或相报,寸心先已违。
歧路勿相问,行行各是非。
感遇十一首 其八拼音解读
yún dài yīn
xiāo xiè kōng wēi
fēi
líng qiān fēi
shū
ài é qǐng huī
guāng yǐng huò xiàng bào
cùn xīn xiān wéi
xiàng wèn
háng háng shì f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浮云飘动、灵雨倾泻的场面,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首先,诗人描述了浮云在岱阴山上升起,萧索无意,积聚成空中的景象。这里的“岱阴”指的是山东泰安的岱山,而“浮云”则代表着世间万物中暂时的存在和流动性。 其次,诗人提到了“翕合非一气”,暗示着万物各自独立存在,不是由同一种力量支配的。而“灵雨千里飞”则是对万物生长繁衍和自然规律的赞美和描绘。 接着,诗人谈到了一位姝子,表示自己的孤独和迷茫。他爱上了这个姝子,但很快就失去了联系,彼此之间的感觉也难以相通。光影之间的交错映照,仿佛也在告诉他,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内心也越来越矛盾。 最后,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过多地问路,因为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走的路也会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轨迹和路途,应该珍视自己的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感遇十一首 其八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浮云飘动、灵雨倾泻的场面,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首先,诗人描述了浮云在岱阴山上升起,萧索无意…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浮云飘动、灵雨倾泻的场面,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首先,诗人描述了浮云在岱阴山上升起,萧索无意,积聚成空中的景象。这里的“岱阴”指的是山东泰安的岱山,而“浮云”则代表着世间万物中暂时的存在和流动性。 其次,诗人提到了“翕合非一气”,暗示着万物各自独立存在,不是由同一种力量支配的。而“灵雨千里飞”则是对万物生长繁衍和自然规律的赞美和描绘。 接着,诗人谈到了一位姝子,表示自己的孤独和迷茫。他爱上了这个姝子,但很快就失去了联系,彼此之间的感觉也难以相通。光影之间的交错映照,仿佛也在告诉他,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内心也越来越矛盾。 最后,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过多地问路,因为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走的路也会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轨迹和路途,应该珍视自己的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折叠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汉族,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世界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之一,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9510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