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谩说光明藏
出自明朝杨慎的《中元夕望开福寺灯塔》- 铃语吟风寂梵音,塔灯擎月净高深。盂兰瑞草生三昧,天竺昙花散五阴。
雁沼恍疑星宿海,鹫峰幻作火珠林。西方谩说光明藏,何似中华池布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寺庙的景象和其中所蕴含的宗教思想。铃声和经语缭绕在风中,塔灯高挂月下,显示出佛教对于精神上的追求和超脱世俗的态度。盂兰盆节期间,瑞草茵茵,象征着佛教中的三昧,即专注于内心,达到心灵的净化。而散发五阴的昙花,则代表着佛教中解除烦恼和迷惑的力量。 作者用雁沼、鹫峰等地名来描述山水环境,将自然景观与佛法思想巧妙结合,表现出佛教中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虔诚。西方光明藏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中最高的境界,但作者认为比不上中国池塘中展现出的黄金色彩的美丽,意味着内心的平和和智慧同样值得珍视。整首诗形象地描绘了佛教的信仰和修行方式,让人感受到佛教的美好和深度。
- 背诵
-
中元夕望开福寺灯塔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寺庙的景象和其中所蕴含的宗教思想。铃声和经语缭绕在风中,塔灯高挂月下,显示出佛教对于精神上的追求和超脱世…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佛教寺庙的景象和其中所蕴含的宗教思想。铃声和经语缭绕在风中,塔灯高挂月下,显示出佛教对于精神上的追求和超脱世俗的态度。盂兰盆节期间,瑞草茵茵,象征着佛教中的三昧,即专注于内心,达到心灵的净化。而散发五阴的昙花,则代表着佛教中解除烦恼和迷惑的力量。 作者用雁沼、鹫峰等地名来描述山水环境,将自然景观与佛法思想巧妙结合,表现出佛教中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虔诚。西方光明藏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中最高的境界,但作者认为比不上中国池塘中展现出的黄金色彩的美丽,意味着内心的平和和智慧同样值得珍视。整首诗形象地描绘了佛教的信仰和修行方式,让人感受到佛教的美好和深度。折叠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朝著名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今四川新繁人。官至翰林修撰,后谪云南永昌,死于当地。…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9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