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一扬音
出自唐朝吕温的《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 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前程楚塞断,此恨洞庭深。
文字已久废,循良非所任。期君碧云上,千里一扬音。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诗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第一句“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中,“慷慨”指的是豁达、慷慨激昂的情感,视别剑则暗示着不得已的分别;“凄清泛离琴”则描绘出离别时的凄凉和惆怅。整句话意味深长,表达出了作者对于此刻仓皇地离别的感受。 接着,“前程楚塞断,此恨洞庭深。”楚塞指的是楚国边境,表示前途难以预测,而“此恨洞庭深”则是指由于别离而引起的思念之情十分深沉。 “文字已久废,循良非所任”,这里的“文字”可以理解成文学、才华,作者在这句话中暗示自己曾经有过文学才华,但由于历史原因,无法施展出来,这也让他倍感无奈和失落。 最后一句“期君碧云上,千里一扬音”则是作者对于未来的希望和向往,期望自己能够在某个地方发挥才华,让千里之外的人们都能听到他的声音。整首诗优美流畅,情感丰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背诵
-
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诗意赏析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诗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第一句“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中,“慷慨”指…展开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诗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第一句“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中,“慷慨”指的是豁达、慷慨激昂的情感,视别剑则暗示着不得已的分别;“凄清泛离琴”则描绘出离别时的凄凉和惆怅。整句话意味深长,表达出了作者对于此刻仓皇地离别的感受。 接着,“前程楚塞断,此恨洞庭深。”楚塞指的是楚国边境,表示前途难以预测,而“此恨洞庭深”则是指由于别离而引起的思念之情十分深沉。 “文字已久废,循良非所任”,这里的“文字”可以理解成文学、才华,作者在这句话中暗示自己曾经有过文学才华,但由于历史原因,无法施展出来,这也让他倍感无奈和失落。 最后一句“期君碧云上,千里一扬音”则是作者对于未来的希望和向往,期望自己能够在某个地方发挥才华,让千里之外的人们都能听到他的声音。整首诗优美流畅,情感丰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折叠 -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8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