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后山祗争效职

出自明朝刘基的《次韵和石末公岁除送穷之作
五夜雪霜清沴气,三阳玉烛照芳春。愿闻驯象来林邑,复睹封牛至罽宾。
川后山祗争效职,淮夷海獠悉归臣。君王垂拱明光殿,圣敬如汤日日新。
次韵和石末公岁除送穷之作拼音解读
xuě shuāng qīng
sān yáng zhú zhào fāng chūn
yuàn wén xùn xiàng lái lín
fēng niú zhì bīn
chuān hòu shān zhī zhēng xiào zhí
huái hǎi liáo guī chén
jūn wáng chuí gǒng míng guāng diàn 殿
shèng jìng tāng x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含义是,描写了唐朝时期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五夜雪霜清沴气、三阳玉烛照芳春,描述了天气渐暖,阳光明媚的春天,也表现了当时政治经济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诗中还提到希望能听到驯象来到林邑,看到封牛至罽宾,暗示了国家交通运输畅通无阻。 接着,诗人谈到了各地的归附:川后山祗争效职,淮夷海獠悉归臣,形容当时周边各地区都已经归服唐朝,成为了唐朝的臣民。最后,诗人赞扬了唐朝皇帝的英明神武,称其圣敬如汤日日新,指出了皇帝治国的成功之处。整首诗反映了唐朝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和政治经济繁荣的景象。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次韵和石末公岁除送穷之作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是,描写了唐朝时期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五夜雪霜清沴气、三阳玉烛照芳春,描述了天气渐暖,阳光明媚的春天,也表现…展开
这首诗的含义是,描写了唐朝时期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五夜雪霜清沴气、三阳玉烛照芳春,描述了天气渐暖,阳光明媚的春天,也表现了当时政治经济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诗中还提到希望能听到驯象来到林邑,看到封牛至罽宾,暗示了国家交通运输畅通无阻。 接着,诗人谈到了各地的归附:川后山祗争效职,淮夷海獠悉归臣,形容当时周边各地区都已经归服唐朝,成为了唐朝的臣民。最后,诗人赞扬了唐朝皇帝的英明神武,称其圣敬如汤日日新,指出了皇帝治国的成功之处。整首诗反映了唐朝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和政治经济繁荣的景象。折叠

作者介绍

刘基 刘基 刘基(1311~1375)中国明初大臣,文学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他上书陈述时务18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7570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