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雀噪空营
出自明朝刘基的《感时述事十首 其四》- 豢狗不噬禦,星驰募民兵。民兵尽乌合,何以壮干城。
百姓虽云庶,教养素无行。譬彼原上草,自死还自生。
安知徇大义,捐命为父兄。利财来应召,早怀逃窜情。
出门即剽掠,所过沸如羹。总戎无节制,颠倒迷章程。
威权付便嬖,赏罚昧公平。饥寒莫与恤,锐挫怨乃萌。
见贼不须多,奔溃土瓦倾。旌旗委曲野,鸟雀噪空营。
将军与左右,相顾目但瞠。此事巳习惯,智巧莫能争。
庙堂忽远算,胸次猜疑并。岂乏计策士,用之非至诚。
德威两不立,何以御群氓。慷慨思古人,恻怆泪沾缨。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豢养的狗不再能保卫城池,政府只能征募民兵。然而,由于缺乏训练和纪律,民兵表现出混乱、无序和不负责任的态度,无法有效地守卫城池。在这个混乱的环境中,人们的素质也变得越来越低下,就像原野上的草,一旦被摧毁,就会再次生长。 这首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军队的无能,政治权力被滥用,赏罚不公,导致百姓的怨气愈加沸腾。最后,城池失陷,将领以及政府高层面临着失败和挫折。整篇诗如同一声深刻的叹息,呼吁人们要重拾古代英雄的慷慨精神,以至诚之心去治理国家,才能有效地御群氓,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 背诵
-
感时述事十首 其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豢养的狗不再能保卫城池,政府只能征募民兵。然而,由于缺乏训练和纪律,民兵表现出混乱、…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豢养的狗不再能保卫城池,政府只能征募民兵。然而,由于缺乏训练和纪律,民兵表现出混乱、无序和不负责任的态度,无法有效地守卫城池。在这个混乱的环境中,人们的素质也变得越来越低下,就像原野上的草,一旦被摧毁,就会再次生长。 这首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军队的无能,政治权力被滥用,赏罚不公,导致百姓的怨气愈加沸腾。最后,城池失陷,将领以及政府高层面临着失败和挫折。整篇诗如同一声深刻的叹息,呼吁人们要重拾古代英雄的慷慨精神,以至诚之心去治理国家,才能有效地御群氓,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折叠 -
刘基
刘基(1311~1375)中国明初大臣,文学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他上书陈述时务18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67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