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爱天孙
出自清朝毛奇龄的《奉召赴都经泰岳遥望有作 其二》- 夙昔爱天孙,层霄踊双足。俯仰志不遂,高卧沧海曲。
结念周八荒,扶舆久脱辐。垂老始被徵,一憩梁父麓。
崇岩倚重云,白日系匡谷。欲吸沆瀣浆,蹙额惭满腹。
我有鸡斯乘,蹑峤如驾陆。入林招洪崖,望海诮徐福。
折取东峰枝,间与夸父逐。历险理自明,升远象以瞩。
何为盼修途,展转愧寥廓。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文人异志的旅程和思考。他对于天孙、周八荒等神话传说的事物很感兴趣,但却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只能在生活中沉浸于这些幻想之中。在经历了坎坷的旅途后,他到达了梁父麓,找到了一处安静休息的地方。他倚岩凝视着云,感叹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有时还会想起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夸父等等。最后,他反思自己的境遇,感到愧疚和无奈,但对未来的修行和探索仍然充满期待。整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哲学思考和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
- 背诵
-
奉召赴都经泰岳遥望有作 其二诗意赏析
-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中国清朝学者,文学家。曾名,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等。因郡望西河,称西河先生。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末廪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后引疾归里,专事著述。毛奇龄以经学傲睨一世,挟博纵辩,务欲胜人。阮元尝推他对乾嘉学术有开山之功。亦好为诗。其论诗主张以"涵蕴"、"能尽其才"为妙;大抵尊唐抑宋。其诗…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5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