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牛螉

出自清朝毛奇龄的《定西番 其二
月落武阳碑下。控鹊血,挽牛螉。看烽红。
夜半军中女子,鼓声寒不雄。恰是深闺人去,梦魂中。
定西番 其二拼音解读
yuè luò yáng bēi xià
kòng què xuè
wǎn niú wēng
kàn fēng hóng
bàn jūn zhōng
shēng hán xióng
qià shì shēn guī rén
mèng hún zh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军营中的夜景。月落时分,人们聚集在武阳碑下,控制着鹊鸟的血液用来传递信息,挽起“牛螉”(一种形似马蹄铁的武器),目视戍楼上燃烧的警戒火,准备迎战敌人。 然而,在这个紧张的时刻,诗人却发现了一个女子出现在军队中。她听到鼓声后,显得十分害怕,不像士兵们那样勇敢果断。最后,她消失在黑暗之中,只留下她在梦中的身影。整首诗通过描述这个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女性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他们面临的困境的关注。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定西番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军营中的夜景。月落时分,人们聚集在武阳碑下,控制着鹊鸟的血液用来传递信息,挽起“牛螉”(一种形似马蹄铁的…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军营中的夜景。月落时分,人们聚集在武阳碑下,控制着鹊鸟的血液用来传递信息,挽起“牛螉”(一种形似马蹄铁的武器),目视戍楼上燃烧的警戒火,准备迎战敌人。 然而,在这个紧张的时刻,诗人却发现了一个女子出现在军队中。她听到鼓声后,显得十分害怕,不像士兵们那样勇敢果断。最后,她消失在黑暗之中,只留下她在梦中的身影。整首诗通过描述这个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女性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他们面临的困境的关注。折叠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中国清朝学者,文学家。曾名,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等。因郡望西河,称西河先生。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末廪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后引疾归里,专事著述。毛奇龄以经学傲睨一世,挟博纵辩,务欲胜人。阮元尝推他对乾嘉学术有开山之功。亦好为诗。其论诗主张以"涵蕴"、"能尽其才"为妙;大抵尊唐抑宋。其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5900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