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筐南陌头

出自清朝毛奇龄的《南歌子 其二
驱马东郊道,提筐南陌头。桑枝欲尽且移钩。日暮蚕饥、归去好难留。
南歌子 其二拼音解读
dōng jiāo dào
kuāng nán tóu
sāng zhī jìn qiě gōu
cán guī hǎo nán liú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蚕农在日暮时分,驾着马车返回家中的心境。他手提着空筐子,在南陌头寻找新的桑叶来喂养即将饥饿的蚕儿。尽管他想移动他的蚕钩到新的树枝上,仍然发现桑枝快要被采尽了。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了蚕农的艰辛劳作和渴望回家的感受。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南歌子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蚕农在日暮时分,驾着马车返回家中的心境。他手提着空筐子,在南陌头寻找新的桑叶来喂养即将饥饿的蚕儿。尽管他…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蚕农在日暮时分,驾着马车返回家中的心境。他手提着空筐子,在南陌头寻找新的桑叶来喂养即将饥饿的蚕儿。尽管他想移动他的蚕钩到新的树枝上,仍然发现桑枝快要被采尽了。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了蚕农的艰辛劳作和渴望回家的感受。折叠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中国清朝学者,文学家。曾名,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等。因郡望西河,称西河先生。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末廪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后引疾归里,专事著述。毛奇龄以经学傲睨一世,挟博纵辩,务欲胜人。阮元尝推他对乾嘉学术有开山之功。亦好为诗。其论诗主张以"涵蕴"、"能尽其才"为妙;大抵尊唐抑宋。其诗…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58519.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