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古渡头
出自清朝汪缙的《夏日闲居杂咏 其二》- 日色川上媚,烟光草际重。横塘夹修竹,十里蝉声中。
我来古渡头,岁月多行踪。行踪一何多,言瞻墓上松。
墓在塘之西,家住塘之东。时节须祭扫,悠悠一水通。
秋林静虚白,春山霭空濛。气候良自佳,泛舟每从容。
炎夏少经过,安知野趣浓。野趣浓如此,欣赏情何穷。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古渡头游览时所见所感。第一联描绘了美丽的景色,阳光照在川上,烟雾弥漫在草际,修竹横卧在水塘之间,蝉声响彻十里。第二联表达了作者对岁月的感慨,他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程,看到了许多人生的瞬间,但是现在他站在墓旁,凝望着墓上的松树。第三联描述了墓地和家园之间的关系,这个墓地位于河塘的西面,而作者的家则在东面,每逢祭扫时节,河水都会悠悠流淌。第四联描绘了秋日和春日的景象,清静虚白的秋林和空灵模糊的春山,空气清新宜人,泛舟游玩非常惬意。最后一联表达了欣赏自然风景的情感,尤其是当野趣浓郁时,更能引起观者的心灵共鸣。整首诗以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通过描绘景色来表达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 背诵
-
夏日闲居杂咏 其二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古渡头游览时所见所感。第一联描绘了美丽的景色,阳光照在川上,烟雾弥漫在草际,修竹横卧在水塘之间,蝉声…展开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古渡头游览时所见所感。第一联描绘了美丽的景色,阳光照在川上,烟雾弥漫在草际,修竹横卧在水塘之间,蝉声响彻十里。第二联表达了作者对岁月的感慨,他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程,看到了许多人生的瞬间,但是现在他站在墓旁,凝望着墓上的松树。第三联描述了墓地和家园之间的关系,这个墓地位于河塘的西面,而作者的家则在东面,每逢祭扫时节,河水都会悠悠流淌。第四联描绘了秋日和春日的景象,清静虚白的秋林和空灵模糊的春山,空气清新宜人,泛舟游玩非常惬意。最后一联表达了欣赏自然风景的情感,尤其是当野趣浓郁时,更能引起观者的心灵共鸣。整首诗以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通过描绘景色来表达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折叠 -
汪缙
(1725—1792)江苏吴县人,字大绅,号爱庐。诸生。为学通儒释,作《无名先生传》,谓先生讲学不朱不王。又作《撞庵先生记》,自称学无墙壁,行无辙迹。工诗文,受袁枚称道。有《二耕草堂集》、《汪子文录》。…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4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