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归溷厕
出自清朝李渔的《甲申纪乱》- 昔见杜甫诗,多纪乱离事。感怀杂悲凄,令人减幽思。
窃谓言者过,岂其遂如是。及我遭兵戎,抢攘尽奇致。
犹觉杜诗略,十不及三四。请为杜拾遗,再补十之二。
有诗不忍尽,恐为仁者忌。初闻鼓鼙喧,避难若尝试。
尽曰偶然尔,须臾即平治,岂知天未厌,烽火日已炽。
贼多请益兵,兵多适增厉。兵去贼复来,贼来兵不至。
兵括贼所遗,贼享兵之利。如其吝不与,肝脑悉涂地。
纷纷弃家逃,只期少所累。伯道庆无儿,向平憾有嗣。
国色委菜佣,黄金归溷厕。入山恐不深,愈深愈多崇。
内有绿林豪,外有黄巾辈。表里俱受攻,伤腹更伤背。
又虑官兵入,壶浆多所费。贼心犹易厌,兵志更难遂。
乱世遇雈苻,其道利用讳。可怜山中人,刻刻友魑魅。
饥寒死素封,忧愁老童稚。人生贵逢时,世瑞人即瑞。
既为乱世民,蜉蝣即同类。难民徒纷纷,天道胡可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作的《赠杜少府》,其中表达了他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钦佩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自己在乱世中的遭遇和感受。 首先,陆游从杜甫的诗作中感叹其描写纷乱离散的事物的才能,认为杜甫的诗歌不仅让人感受到悲凉和忧伤,而且能够引发内心的深刻思考。然而当他自己经历了战火和流亡的磨难后,才更深刻地理解到杜甫所提到的场景和情感。因此,他觉得自己应该为杜甫“拾遗”,并补充十二首未尽之作。 接下来,陆游通过描述自己在动荡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周围人们所受的苦难来展现出这个时代的残酷和不安全。他说,贼寇和兵士的进退不定,常常一会儿平静,一会儿又爆发冲突。即使兵胜贼灭,被抢掠的财物也不一定都能分得到,而逃难也只是暂时的安全。在这个乱世中,不仅普通人民生活困苦,连官僚贵族也难以幸免。 最后,陆游表达出他对这个时代的无奈和痛心,认为自己和其他流亡者一样,在社会动荡中变得微不足道,即使自己是有才华的文人也只能在混乱中挣扎求生。他深信人生本来就是起伏不定、波涛汹涌的,而乱世只是这种不确定性的集中体现。
- 背诵
-
甲申纪乱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作的《赠杜少府》,其中表达了他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钦佩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自己在乱世中的遭遇和…展开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作的《赠杜少府》,其中表达了他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钦佩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自己在乱世中的遭遇和感受。 首先,陆游从杜甫的诗作中感叹其描写纷乱离散的事物的才能,认为杜甫的诗歌不仅让人感受到悲凉和忧伤,而且能够引发内心的深刻思考。然而当他自己经历了战火和流亡的磨难后,才更深刻地理解到杜甫所提到的场景和情感。因此,他觉得自己应该为杜甫“拾遗”,并补充十二首未尽之作。 接下来,陆游通过描述自己在动荡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周围人们所受的苦难来展现出这个时代的残酷和不安全。他说,贼寇和兵士的进退不定,常常一会儿平静,一会儿又爆发冲突。即使兵胜贼灭,被抢掠的财物也不一定都能分得到,而逃难也只是暂时的安全。在这个乱世中,不仅普通人民生活困苦,连官僚贵族也难以幸免。 最后,陆游表达出他对这个时代的无奈和痛心,认为自己和其他流亡者一样,在社会动荡中变得微不足道,即使自己是有才华的文人也只能在混乱中挣扎求生。他深信人生本来就是起伏不定、波涛汹涌的,而乱世只是这种不确定性的集中体现。折叠 -
李渔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3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