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失未可较
出自清朝祁寯藻的《送胡竹村同年归绩溪》- 古人著书不得已,书成身废良可叹。若使勋名照竹帛,何为雕琢愁肺肝。
君尝为余述师授,斯语闻之汪文端。因言年少治经义,独于三礼心尤单。
瓣香欲祝北海郑,苦读每笑南阳韩。中年通籍习吏事,回鴹凤阁迁农官。
农官急务在心计,抉剔常恐遭欺谩。即不被议且归去,小谪总荷君恩宽。
秋风莼鲈久相待,南国鸣雁何时安。还家一笑奉菽水,赖有文字娱酸寒。
君看仕宦得意人,罢官忽若无余欢。人生得失未可较,海鸥奚事侪鹓鸾。
因君致声问匡鼎,说《诗》之乐何般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第一段表达了著书立说的艰辛,写书成之后已经身体瘦弱,令人感慨。第二段讲述了诗人年少时学习治经义,而对于三礼的理解却很薄弱。第三段描写了诗人中年时期学习吏事,官位晋升,但是在官场上常常遭到欺侮和挫折。第四段写诗人已经离开官场,在家中度过余生,经常品尝莼鲈鸣雁,而文字成为他的精神寄托。第五段表达了诗人看待得失的态度,认为人生难免有得与失,所以没有必要过于计较。最后一段则是向对方请教《诗》乐的问题。整首诗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苦辣酸甜,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处境。
- 背诵
-
送胡竹村同年归绩溪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第一段表达了著书立说的艰辛,写书成之后已经身体瘦弱,令人感慨。第二段讲述…展开这首诗描写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第一段表达了著书立说的艰辛,写书成之后已经身体瘦弱,令人感慨。第二段讲述了诗人年少时学习治经义,而对于三礼的理解却很薄弱。第三段描写了诗人中年时期学习吏事,官位晋升,但是在官场上常常遭到欺侮和挫折。第四段写诗人已经离开官场,在家中度过余生,经常品尝莼鲈鸣雁,而文字成为他的精神寄托。第五段表达了诗人看待得失的态度,认为人生难免有得与失,所以没有必要过于计较。最后一段则是向对方请教《诗》乐的问题。整首诗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苦辣酸甜,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处境。折叠 -
祁寯藻
(1793—1866)山西寿阳人,字叔颖,一字淳甫,号春圃,晚号观斋。嘉庆十九年进士,官至大学士衔礼部尚书。道光十九年,曾奉朝命视察福建海防及禁烟事。生平提倡朴学,延纳寒素,士林归之。诗古文词均卓然成家。卒谥文端。有《马首农言》、《勤学斋笔记》。…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2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