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水
出自清朝曹贞吉的《木兰花慢 题文孝祠壁》- 拜昭明遗庙,台下水、自沦漪。想文选楼中,铜龙昼暖,玉简宵披。
摛词。六朝金粉,遍千秋、作者沐恩晖。兆始乘鸡牵犬,祸成白马青丝。
灵旗。杂佩葳蕤,鼓坎坎、舞僛僛。叹故国山川,乡人伏腊,舍此安归。
追维。湘东太忍,使江夏文武尽灰飞。但奉九郎神在,重游几度沾衣。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拜谒昭明太子的祠庙,观赏文选楼中的文献,并感叹旧国山川和家乡的变迁。同时,诗人也追忆湘东太守的英勇事迹,并表示要多次前来祭奠。 第一段描述了诗人在昭明太子祠庙拜祭,台下有水自流而成漩涡。他想起铜龙在白天暖阳下发出的光芒,晚上则会被玉简所照耀。 第二段“摛词”讲述了六朝时期的诗歌,它们散布千秋,作者也享有崇高的声望。但是有些诗人像兆始一样,在政治上犯错误,最终导致悲剧。 第三段“灵旗”是在描述祭祀的场面,有些人身穿华丽的服装,手持各种佩饰跳舞。但是诗人感到伤感,因为他思念故国的山川风景,还有那些曾经与他同乡的人已去世或难以相见。 最后一段“追维”讲述了湘东太守的英勇事迹,他在江夏奉命镇守,并且竭尽全力守卫。虽然最终他和他的士兵们都牺牲了,但是他的精神依然感召着人们。诗人表示会多次前来祭奠并缅怀这位英雄。
- 背诵
-
木兰花慢 题文孝祠壁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拜谒昭明太子的祠庙,观赏文选楼中的文献,并感叹旧国山川和家乡的变迁。同时,诗人也追忆湘东太守的英勇事迹,…展开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拜谒昭明太子的祠庙,观赏文选楼中的文献,并感叹旧国山川和家乡的变迁。同时,诗人也追忆湘东太守的英勇事迹,并表示要多次前来祭奠。 第一段描述了诗人在昭明太子祠庙拜祭,台下有水自流而成漩涡。他想起铜龙在白天暖阳下发出的光芒,晚上则会被玉简所照耀。 第二段“摛词”讲述了六朝时期的诗歌,它们散布千秋,作者也享有崇高的声望。但是有些诗人像兆始一样,在政治上犯错误,最终导致悲剧。 第三段“灵旗”是在描述祭祀的场面,有些人身穿华丽的服装,手持各种佩饰跳舞。但是诗人感到伤感,因为他思念故国的山川风景,还有那些曾经与他同乡的人已去世或难以相见。 最后一段“追维”讲述了湘东太守的英勇事迹,他在江夏奉命镇守,并且竭尽全力守卫。虽然最终他和他的士兵们都牺牲了,但是他的精神依然感召着人们。诗人表示会多次前来祭奠并缅怀这位英雄。折叠 -
曹贞吉
曹贞吉(1634~1698) 清朝著名诗词家。字升六,又字升阶、迪清,号实庵,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人。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1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