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傍驿开
出自清朝顾炎武的《重至京口》- 云阳至京口,水似巴川萦。逶迤见北山,乃是润州城。
城北江南旧军垒,当年戍卒曾屯此。西上青天是帝京,矢边泪作长江水。
江水绕城回,山云傍驿开。遥看白羽扇,知是顾生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云阳到润州城的旅途中所见所闻。诗人在途中看到了水流弯曲而缠绕的景象,这让他想起了四川的巴山。继而,他又看到了北面的山峰,确认自己已经到达了润州城。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润州城北部的江南旧军垒,曾经有戍卒在此驻扎守卫过。他还提到了西面通向蓝天的路,即通往京城的方向,当年许多士兵都曾在此站岗守护边疆,为国家效力,留下了无数的眼泪。 最后,诗人描述了江水环绕城池回旋流转,山云靠近驿站,远处有一个拿着白色羽毛扇子的人,他知道那就是文学家顾炎武前来访问,并向他致以敬意。整首诗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热爱和对风光的美好感觉。
- 背诵
-
重至京口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云阳到润州城的旅途中所见所闻。诗人在途中看到了水流弯曲而缠绕的景象,这让他想起了四川的巴山。继而,他又…展开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云阳到润州城的旅途中所见所闻。诗人在途中看到了水流弯曲而缠绕的景象,这让他想起了四川的巴山。继而,他又看到了北面的山峰,确认自己已经到达了润州城。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润州城北部的江南旧军垒,曾经有戍卒在此驻扎守卫过。他还提到了西面通向蓝天的路,即通往京城的方向,当年许多士兵都曾在此站岗守护边疆,为国家效力,留下了无数的眼泪。 最后,诗人描述了江水环绕城池回旋流转,山云靠近驿站,远处有一个拿着白色羽毛扇子的人,他知道那就是文学家顾炎武前来访问,并向他致以敬意。整首诗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热爱和对风光的美好感觉。折叠 -
顾炎武
顾炎武(1618-168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初名绎,字宁人,江苏昆山人,经两个朝代均没做官,他学问广博,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反对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遍游华北,搜集材料,致力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垦荒种地,纠合同道,不忘复兴。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天文、经史百家,都有研究。在哲学上,他认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09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