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猴挽藤身精能
出自清朝梁佩兰的《题张穆之画猕猴挂藤图歌》- 张公少年好画马,用笔不在韩干下。画鹰或作乌尾讹,一时好事传宣和。
此幅猕猴更希有,我惊见之不离手。深山古崖霜气严,石壁洗出峰棱尖。
枯树萧萧古藤罥,藤丝坠处风吹乱。二猴连臂学挂藤,一猴挽藤身精能。
回头侧面纷相向,性情总在藤丝上。疑是巴南峡口来,吟时莫遣骚人哀。
又疑逼近黄陵庙,斑竹琮琤鹧鸪叫。我为作歌称神奇,真宰所造人能之。
张公答云安用此,此曹跳踯聊为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张公年轻时善于画马和其他动物,但他有时也会犯错误。作者特别欣赏张公所画的一幅猕猴图,觉得它非常珍贵,不停地拿在手上欣赏。这幅画描绘了两只猴子相互携手挂在藤上,展现了它们灵活的身姿和顽皮的性格。作者认为这副画像可能来自巴南峡口或黄陵庙附近的景点。最后,作者写下了一首称赞神奇的歌曲,并告诉张公这些文字是为了记录这份美好的回忆。张公则回答说,这些画只是随意涂鸦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
- 背诵
-
题张穆之画猕猴挂藤图歌诗意赏析
-
梁佩兰
梁佩兰(1629 ~1705)清初诗人。字芝五,号药亭、柴翁、二楞居士,晚号郁洲,广东南海人。年近六十方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未一年,遽乞假归,结社南湖,诗酒自酬。其诗歌意境开阔,功力雄健俊逸,为各大诗派一致推崇,被时人尊为“岭南三大家”与“岭南七子”之一。 著有《六莹堂前后集》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0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