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挟圆瓢与卜邻

出自清朝钱杜的《未谷在云涛寺避暑余往访之清斋三日而别为留是图作佛前清供
谷口来寻郑子真,茅庵阒寂净无尘。品泉爱结烟霞侣,乞食能参定慧身。
潭上僧归留破钵,松头龙挂剩残鳞。碧峣溪上堪消昼,便挟圆瓢与卜邻
未谷在云涛寺避暑余往访之清斋三日而别为留是图作佛前清供拼音解读
kǒu lái xún zhèng zhēn
máo ān jìng chén
pǐn quán ài jié yān xiá
shí néng cān dìng huì shēn
tán shàng sēng guī liú
sōng tóu lóng guà shèng cán lín
yáo shàng kān xiāo zhòu
biàn 便 jiā yuán piáo bo lí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来到茅庵寻找郑子真,发现茅庵非常幽静清净,没有尘嚣。诗中提到了品泉,他喜欢和烟霞为伴,希望乞食能够助于修行。同时,潭上的僧侣留下了破钵,松头上挂着龙的残鳞,似乎是在表明一种禅宗的境界。最后,诗人拿起圆瓢和邻居一起去溪边消磨时光。整首诗流露出的是对禅宗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清净、超脱、自由的追求。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未谷在云涛寺避暑余往访之清斋三日而别为留是图作佛前清供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来到茅庵寻找郑子真,发现茅庵非常幽静清净,没有尘嚣。诗中提到了品泉,他喜欢和烟霞为伴,希望乞食能够助于…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来到茅庵寻找郑子真,发现茅庵非常幽静清净,没有尘嚣。诗中提到了品泉,他喜欢和烟霞为伴,希望乞食能够助于修行。同时,潭上的僧侣留下了破钵,松头上挂着龙的残鳞,似乎是在表明一种禅宗的境界。最后,诗人拿起圆瓢和邻居一起去溪边消磨时光。整首诗流露出的是对禅宗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清净、超脱、自由的追求。折叠

作者介绍

钱杜 钱杜 钱杜(1764—1845),程序伯文集作(1763—1844)。初名榆,字叔枚,更名杜,字叔美,号松壶小隐,亦号松壶,亦称壶公,号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钱树弟。出身仕宦,嘉庆五年(1800)进士,官主事。性闲旷洒脱拔俗,好游,一生遍历云南、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嘉庆九年(1804)曾客居嘉定(今属上海),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军攻略浙江,避地扬州,遂卒于客乡。…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03614.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