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鹤孤云自往来
出自清朝陈伯铭的《题金山僧云峰卓锡图》- 手不持瓶头不笠,行李一肩松下息。既非竺道生,亦非鸠摩什。
细摹面目揣精神,十年以前旧相识。忆我与君初见时,地棘天荆无所之。
万里乡园那得返,一家生死不可知。君于此中悟真谛,人世须臾皆梦寐。
果然打破利名关,一出危城便披剃。野鹤孤云自往来,到处名蓝商位置。
金山殿宇纵成空,至竟江南名胜地。打包行脚尚嫌劳,欲结茅庵谋小憩。
绘成一幅卓锡图,洒脱悠然见真意。愧我从军屡及瓜,江尘碌碌走天涯。
会当料理芒鞋兼竹杖,从君妙高塔顶看烟霞。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僧人的旅途,他不带瓶子和遮阳帽,只背着轻松的行囊。他与作者在十年前相识,两人初次见面时,周围环境荒芜,没有任何地方可去。他在此游历多年,但无法回到故乡,而且他的家人生死未卜。 这位僧人领悟了真谛,认为现实世界只是一场梦境。他抛弃了名利和城市的纷扰,成为了一位隐士僧侣,自由自在地四处游历。他看到了许多名胜古迹,但最终发现这些都是空虚的,他想找一个茅庵休息一下,并画下他所看到的美景。 作者感到惭愧,因为他曾经从军打仗,而这位僧人却能够不辞劳苦地旅行。最后,作者会带着鞋和竹杖,与这位僧人一起登上高塔,欣赏美丽的景色。整首诗表达了对于自由、清净、自然和追求真理的向往。
- 背诵
-
题金山僧云峰卓锡图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僧人的旅途,他不带瓶子和遮阳帽,只背着轻松的行囊。他与作者在十年前相识,两人初次见面时,周围环境荒芜,没…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僧人的旅途,他不带瓶子和遮阳帽,只背着轻松的行囊。他与作者在十年前相识,两人初次见面时,周围环境荒芜,没有任何地方可去。他在此游历多年,但无法回到故乡,而且他的家人生死未卜。 这位僧人领悟了真谛,认为现实世界只是一场梦境。他抛弃了名利和城市的纷扰,成为了一位隐士僧侣,自由自在地四处游历。他看到了许多名胜古迹,但最终发现这些都是空虚的,他想找一个茅庵休息一下,并画下他所看到的美景。 作者感到惭愧,因为他曾经从军打仗,而这位僧人却能够不辞劳苦地旅行。最后,作者会带着鞋和竹杖,与这位僧人一起登上高塔,欣赏美丽的景色。整首诗表达了对于自由、清净、自然和追求真理的向往。折叠 -
陈伯铭
陈伯铭,字吉人,江宁人。官县丞。…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0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