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似琴
出自清朝冯煦的《满江红 题子危南窳春牧图,即用其见投韵》- 城上春阴,正俯仰、今古自斟。菰芦外、软红如驶,烟语重寻。
万里乾坤无伯乐,龙媒伏枥孰知音。算此情、遥挹石湖仙,深复深。
扶桑梦,伤我心。槃阿啸,且孤吟。奈一鞭斜炤,触拨尘襟。
望断辽东游牧地,年时铸泪有黄金。甚柳边、六辔正逍遥,调似琴。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城墙上观赏春天的景色,感慨今古沉淀所带来的思考。诗中描写了菰芦外柔软的红色,在烟雾之中寻找意义。然而,即使在千里之遥的世界上,没有出现像伯乐一样的英才,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也不容易。此时,作者心中想象着石湖仙人的情感,表达了自己的感情。然而,当他回过神来,他的心又被另一件事情所困扰,那就是他对扶桑的梦想,让他孤独地哀叹。一鞭斜熵,触拨尘襟,象征着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助。他朝向远方,看到辽东游牧地的景象,流下了金色的泪水。最后,他发出调似琴的音乐,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
- 背诵
-
满江红 题子危南窳春牧图,即用其见投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城墙上观赏春天的景色,感慨今古沉淀所带来的思考。诗中描写了菰芦外柔软的红色,在烟雾之中寻找意义。然…展开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城墙上观赏春天的景色,感慨今古沉淀所带来的思考。诗中描写了菰芦外柔软的红色,在烟雾之中寻找意义。然而,即使在千里之遥的世界上,没有出现像伯乐一样的英才,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也不容易。此时,作者心中想象着石湖仙人的情感,表达了自己的感情。然而,当他回过神来,他的心又被另一件事情所困扰,那就是他对扶桑的梦想,让他孤独地哀叹。一鞭斜熵,触拨尘襟,象征着他内心的矛盾和无助。他朝向远方,看到辽东游牧地的景象,流下了金色的泪水。最后,他发出调似琴的音乐,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折叠 -
冯煦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9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