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万变馀
出自清朝刘鹗的《次梅南刘先生韵》- 江梅苦难滋,草木偏易长。美人不可期,有约辄屡爽。
惟君砺操行,如蚓食槁壤。十年不相逢,令我劳远想。
畴昔夜梦君,拄杖时敲门。梦觉即买丝,直将绣平原。
沧桑万变馀,俄然睹孤根。重以契阔久,颇觉颜色温。
剧谈到时事,剀切多危言。猗欤忠节邦,惊见善类蕃。
今秋风雨多,江水何翻翻!风浪日夕涌,清者亦复浑。
惟馀江边梅,高标至今存。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人生历程中的苦难和遭遇。梅花虽然遭受严寒,但依然能够生长茁壮,而美人则常常让人失望。作者对于情感的期待屡次破灭,但他仍然坚定自己的道德准则,像蚯蚓一样耐心地拼搏前行。他怀念过去与朋友相聚的时光,回想起曾经的梦中相见,以及买丝绣平原的情景。最后,他关注时事政治,并有所发言,表达了对忠诚节义和善良人才的赞扬。 最后提到的江边梅是作为象征物来使用的,它虽然经历了风雨洗礼,但高高地矗立着,仍然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表现出作者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 背诵
-
次梅南刘先生韵诗意赏析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7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