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觉凉思集
出自清朝刘鹗的《山中即事》- 雾罢海日高,衣襟尚馀湿。高秋煖如春,鸣禽忽相及。
草木罕黄落,寒虫不成蛰。时于极热中,颇觉凉思集。
于此苟不察,居然即成疾。游子思故乡,虚名空羁絷。
气候何纷纷,朝夕常岌岌。何如下泽车?饱饭老乡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高秋天气中的感受和思考。虽然海上的雾已经散去,太阳高挂在空中,但是衣服仍然湿润着,使得人感到凉爽。这个季节温暖如春,鸟儿们也不约而同地开始鸣叫。 草木依然绿意盎然,没有黄落的景象,寒虫也没有进入冬眠状态。尽管当时是极度炎热的天气,作者却觉得有点凉意,集思广益。 如果忽视这些细节,就可能会生病。游子思念家乡,空有名声却束缚自己,而气候变幻无常,每时每刻都要小心谨慎。 作者提出建议,要像下泽车一样,回到老乡邑享受美食,因为健康和舒适比虚荣和名誉更重要。
- 背诵
-
山中即事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高秋天气中的感受和思考。虽然海上的雾已经散去,太阳高挂在空中,但是衣服仍然湿润着,使得人感到凉爽。这…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高秋天气中的感受和思考。虽然海上的雾已经散去,太阳高挂在空中,但是衣服仍然湿润着,使得人感到凉爽。这个季节温暖如春,鸟儿们也不约而同地开始鸣叫。 草木依然绿意盎然,没有黄落的景象,寒虫也没有进入冬眠状态。尽管当时是极度炎热的天气,作者却觉得有点凉意,集思广益。 如果忽视这些细节,就可能会生病。游子思念家乡,空有名声却束缚自己,而气候变幻无常,每时每刻都要小心谨慎。 作者提出建议,要像下泽车一样,回到老乡邑享受美食,因为健康和舒适比虚荣和名誉更重要。折叠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70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