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死冀少缓
出自清朝刘鹗的《官军破苏村,恶其与贼通。贼兵破白沙,恶民之不相随》- 苍生果何辜?十载堕涂炭。天心不可知,令我重悲惋。
自从丧乱来,盗贼苦搆患。有田不能耕,有园不能灌。
牛羊被虏掠,妻子各分散。穷冬尚无衣,日午犹未饭。
官府不我恤,沈浮等鸥雁。胁从姑偷生,纵死冀少缓。
昨夜官军来,又复诛反叛。粗豪甚豺狼,猛毒如狴犴。
一槩尽杀掠,去贼才一间。玉石俱不分,生民重糜烂。
纵贼官府嗔,为民贼杂乱。左右将安归?泛若无畔岸。
新春雨潇潇,何忍听悲叹。愿言忍须臾,维持夜将旦。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身处的时代(可能是战乱的年代)带来的苦难和痛苦。虽然作者并没有犯错,但他还是经历了十年的困苦,遭受了财产、家人和安全的威胁。他感到绝望和无助,因为他不能耕种土地、养活自己和家人。政府似乎对他们的处境不闻不问,对盗贼也束手无策。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不得不向姑婆投靠以求生存,即使这意味着冒着被杀的危险。 最后一段诗表达了作者迫切需要改变现状和寻求帮助的心情。他说他们已经忍受了太多的悲痛和痛苦,现在雨水滂沱,令人凄凉,但他仍然坚定地希望有一天能够摆脱困境,迎来新的希望和生机。
- 背诵
-
官军破苏村,恶其与贼通。贼兵破白沙,恶民之不相随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身处的时代(可能是战乱的年代)带来的苦难和痛苦。虽然作者并没有犯错,但他还是经历了十年的困苦,遭受了财产…展开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身处的时代(可能是战乱的年代)带来的苦难和痛苦。虽然作者并没有犯错,但他还是经历了十年的困苦,遭受了财产、家人和安全的威胁。他感到绝望和无助,因为他不能耕种土地、养活自己和家人。政府似乎对他们的处境不闻不问,对盗贼也束手无策。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不得不向姑婆投靠以求生存,即使这意味着冒着被杀的危险。 最后一段诗表达了作者迫切需要改变现状和寻求帮助的心情。他说他们已经忍受了太多的悲痛和痛苦,现在雨水滂沱,令人凄凉,但他仍然坚定地希望有一天能够摆脱困境,迎来新的希望和生机。折叠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70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