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骥身平安
出自清朝李骥元的《定兴道中遇张叔举翎检讨同年典试陕西回京》- 父没不扶归,母老不侍旁。积此万古恨,饥驱游他乡。
南风蒸六月,客子汴梁歇。西风下太行,艰险磨瘦骨。
瘦骨不自恕,云飘海东去。回忆北堂萱,意马索难驭。
君归步金銮,天颜为之欢。愿一见吾母,言骥身平安。
家远知自爱,天寒知著裳。勿为游子念,倚闾朝暮望。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离家漂泊的痛苦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年迈孤单的悲惨遭遇。诗人倍感愧疚和内疚,将这种情感积累到万古长存。面对饥饿和艰险的旅途,诗人的身体变得瘦弱,但他依然无法原谅自己。此时他回忆起故乡北堂萱和意马索难驭,感觉自己像是飘荡在海洋东去的云,摆脱不了心中的牵挂。 最后,诗人向君归送别,希望他能安全归来。诗人认为家庭是最重要的,即使环境困苦而远离家乡,也要自爱、注意保暖,并告诫自己不要一直牵挂着游子的身影,而是应该回到家中,与父母团聚。
- 背诵
-
定兴道中遇张叔举翎检讨同年典试陕西回京诗意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离家漂泊的痛苦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年迈孤单的悲惨遭遇。诗人倍感愧疚和内…展开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离家漂泊的痛苦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年迈孤单的悲惨遭遇。诗人倍感愧疚和内疚,将这种情感积累到万古长存。面对饥饿和艰险的旅途,诗人的身体变得瘦弱,但他依然无法原谅自己。此时他回忆起故乡北堂萱和意马索难驭,感觉自己像是飘荡在海洋东去的云,摆脱不了心中的牵挂。 最后,诗人向君归送别,希望他能安全归来。诗人认为家庭是最重要的,即使环境困苦而远离家乡,也要自爱、注意保暖,并告诫自己不要一直牵挂着游子的身影,而是应该回到家中,与父母团聚。折叠 -
李骥元
清四川绵州人,字凫塘。李调元弟。乾隆四十九年进士,授编修。后迁左春坊左中允,入直上书房,以劳瘁卒官,年四十五。诗学东坡。有《云栈诗稿》。…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5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