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莺花稗史情
出自清朝魏源的《寰海后十首》- 曾闻兵革话承平,几见承平话战争?
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
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
官匪拾遗休学社,徒惊绛灌汉公卿。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探讨了战争和和平之间的关系。诗人说,我们常常听到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谈论和平,但却很少听到那些生活在和平中的人谈论战争。诗人用鹤飞羽落、檄文飘扬的形象来描绘曾经的战乱时期,而现在则是孩子们谈论远方的海国和婢女们谈论军队。诗人将自己独特的感受融入到诗歌中:他在梦中看到了草木离乱和人们流泪的景象,在诗中也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的渴望。诗人还通过提到拾遗记、绛灌汉公卿等历史事件,暗示了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呼吁人们远离官匪,重视教育和学习。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动荡和混乱的厌恶。
- 背诵
-
寰海后十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探讨了战争和和平之间的关系。诗人说,我们常常听到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谈论和平,但却很少听到那些生活在和平中的人谈论战…展开这首诗探讨了战争和和平之间的关系。诗人说,我们常常听到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谈论和平,但却很少听到那些生活在和平中的人谈论战争。诗人用鹤飞羽落、檄文飘扬的形象来描绘曾经的战乱时期,而现在则是孩子们谈论远方的海国和婢女们谈论军队。诗人将自己独特的感受融入到诗歌中:他在梦中看到了草木离乱和人们流泪的景象,在诗中也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的渴望。诗人还通过提到拾遗记、绛灌汉公卿等历史事件,暗示了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呼吁人们远离官匪,重视教育和学习。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动荡和混乱的厌恶。折叠 -
魏源
魏源(1794~1857年),清朝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1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