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乃次山之所为

出自清朝阮元的《游浯溪读唐中兴颂用黄文节诗韵
帆随湘转寻浯溪,登岸欲摩唐宋碑。密林接叶山径寂,青虫当路垂秋丝。
桥边清波眼到底,乱石凿凿藏鱼儿。苍崖百尺悬于西,削成绝壁鸟不栖。
碑乃鲁国之所写,颂乃次山之所为。三千里外有水部,十四年后无太师。
人贤地胜文笔古,过客墨拓争洒挥。壁立积铁屹不动,安者见安危见危。
江湖岂独漫郎宅,又遣山谷来题诗。各人忠爱各朝事,大部楚泽骚人辞。
事有至难最可叹,靖康俄与灵武随。惟有溪边古渔父,欸乃湘烟无所悲。
游浯溪读唐中兴颂用黄文节诗韵拼音解读
fān suí xiāng zhuǎn xún
dēng àn táng sòng bēi
lín jiē shān jìng
qīng chóng dāng chuí qiū
qiáo biān qīng yǎn dào
luàn shí záo záo cáng ér
cāng bǎi chǐ xuán 西
xuē chéng jué niǎo
bēi nǎi guó zhī suǒ xiě
sòng nǎi shān zhī suǒ wéi
sān qiān wài yǒu shuǐ
shí nián hòu tài shī
rén xián shèng wén
guò tuò zhēng huī
tiě dòng
ān zhě jiàn ān wēi jiàn wēi
jiāng màn láng zhái
yòu qiǎn shān lái shī
rén zhōng ài cháo shì
chǔ sāo rén
shì yǒu zhì nán zuì tàn
jìng kāng é líng suí
wéi yǒu biān
ě nǎi xiāng yān suǒ b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湖南游历时所见所闻的景观和历史遗迹。他随着帆船穿梭在湘江和浯溪之间,在岸边登临唐宋碑,感叹着周围的山林幽静,路上的青虫垂落秋丝。在桥边看清了清澈的水波,发现乱石之中藏有鱼儿。他还注意到西面有一百尺高的绝壁,无鸟栖息。 其中碑是鲁国所立的,为次山所作的颂词,而三千里之外有一个水部,十四年后失去了太师的位置。人们争相在碑上留下自己的字迹,表示对这片山水和历史遗迹的珍视和赞叹。这堵墙上累积了许多铁锈,但它依然屹立不动,安者能看到安,危者能看到危。 最后,作者提到了靖康之耻和灵武之战的历史事件,但只有溪边的渔父不为所动,仍在欣赏着湘烟,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整首诗以自然美景和历史人文为主题,描写了游人的心境和情感。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游浯溪读唐中兴颂用黄文节诗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湖南游历时所见所闻的景观和历史遗迹。他随着帆船穿梭在湘江和浯溪之间,在岸边登临唐宋碑,感叹着周围的山林…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湖南游历时所见所闻的景观和历史遗迹。他随着帆船穿梭在湘江和浯溪之间,在岸边登临唐宋碑,感叹着周围的山林幽静,路上的青虫垂落秋丝。在桥边看清了清澈的水波,发现乱石之中藏有鱼儿。他还注意到西面有一百尺高的绝壁,无鸟栖息。 其中碑是鲁国所立的,为次山所作的颂词,而三千里之外有一个水部,十四年后失去了太师的位置。人们争相在碑上留下自己的字迹,表示对这片山水和历史遗迹的珍视和赞叹。这堵墙上累积了许多铁锈,但它依然屹立不动,安者能看到安,危者能看到危。 最后,作者提到了靖康之耻和灵武之战的历史事件,但只有溪边的渔父不为所动,仍在欣赏着湘烟,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整首诗以自然美景和历史人文为主题,描写了游人的心境和情感。折叠

作者介绍

阮元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1276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