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痴非狂谁氏子
出自唐朝韩愈的《谁氏子》-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
挽断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又云时俗轻寻常,
力行险怪取贵仕。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呜呼余心诚岂弟,
愿往教诲究终始。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轻人离家学道的故事。他去到王屋山学习成为一名道士,但他的母亲不舍得让他离开,无论如何都想挽留他。而他的新妇则在市场上哭泣送别他,她也渴望学习吹凤笙,仿效灵妃和萧史。 然而,诗人提醒读者不要轻信神仙传说,因为圣君贤相并不会被愚弄。他们应该努力追求真理和高尚的品德,而非冒险追求权势和荣华富贵。 最后,诗人希望能够有人来领悟他的心意,更好地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如果他的忠告没有被听从,那么他认为惩罚一个人也可以提醒其他人。他请求读者把这首诗写下来,以便能够将它传播给更多的人。
- 背诵
-
谁氏子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轻人离家学道的故事。他去到王屋山学习成为一名道士,但他的母亲不舍得让他离开,无论如何都想挽留他。而他的…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年轻人离家学道的故事。他去到王屋山学习成为一名道士,但他的母亲不舍得让他离开,无论如何都想挽留他。而他的新妇则在市场上哭泣送别他,她也渴望学习吹凤笙,仿效灵妃和萧史。 然而,诗人提醒读者不要轻信神仙传说,因为圣君贤相并不会被愚弄。他们应该努力追求真理和高尚的品德,而非冒险追求权势和荣华富贵。 最后,诗人希望能够有人来领悟他的心意,更好地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如果他的忠告没有被听从,那么他认为惩罚一个人也可以提醒其他人。他请求读者把这首诗写下来,以便能够将它传播给更多的人。折叠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