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歌》随元子去
出自清朝韦谦恒的《登姑孰城楼》- 丹阳城接大江流,雉堞犹余六代秋。《白纻歌》随元子去,青山名为谢公留。
楼台迤逦轻烟合,吴楚微茫落照浮。最喜女墙吟眺处,鸣榔声动见渔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丹阳城的景色和历史。丹阳位于江苏省南部,与大江相连。在城墙上,仍然可以看到建造于六代以前的雉堞。诗人提到《白纻歌》这本书是随着元子去的,这可能是指他的朋友离开丹阳去别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行描述了城市的景色,包括楼台、轻烟、微茫的吴楚地区和落日的浮照。最后,诗人说他最喜欢女墙(城墙上的低矮栏杆)那儿,因为他可以听到榔声,并看到渔舟漂浮过去。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历史的关注。
- 背诵
-
登姑孰城楼诗意赏析
-
韦谦恒
韦谦恒,字慎旃,号约轩,又号木翁,芜湖人。乾隆癸未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贵州巡抚,降鸿胪寺少卿。有《传经堂诗钞》。…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0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