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创垂功未半

出自清朝牛焘的《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一 汉昭烈
英雄割据值时艰,鱼水欢逢应运难。一姓何尝不再启,三分究竟属偏安。
公孙跃马徒窥井,汉祖兴龙旧有坛。底事创垂功未半,吞吴遗恨付长叹。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一 汉昭烈拼音解读
yīng xióng zhí shí jiān
shuǐ huān féng yīng yùn nán
xìng cháng zài
sān fèn jiū jìng shǔ piān ān
gōng sūn yuè kuī jǐng
hàn xìng lóng jiù yǒu tán
shì chuàng chuí gōng wèi bàn
tūn hèn zhǎng t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英雄豪杰们的困境。他们在割据时期,面对着充满挑战的环境,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虽然他们有时会因为鱼水之欢而暂时忘却烦恼,但这种乐趣只是短暂的,而且在这个时代更加珍贵。 诗中提到的“姓”是指姓氏,意味着人民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权来保护他们的家族和产业。然而,在不断更迭的局势下,没有一个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因此许多家族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持生计。 公孙跃和汉祖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公孙跃窥井是一段故事,讲述他如何从井里看到天上的形象,预示着他将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汉祖则是刘邦,他在龙旧有坛上发誓要推翻秦朝,并最终成功建立了汉朝。 最后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的遗憾和无奈,即便是著名英雄也不能完全避免愧疚和悔恨。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一 汉昭烈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英雄豪杰们的困境。他们在割据时期,面对着充满挑战的环境,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虽然他们有时会因为…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英雄豪杰们的困境。他们在割据时期,面对着充满挑战的环境,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虽然他们有时会因为鱼水之欢而暂时忘却烦恼,但这种乐趣只是短暂的,而且在这个时代更加珍贵。 诗中提到的“姓”是指姓氏,意味着人民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权来保护他们的家族和产业。然而,在不断更迭的局势下,没有一个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因此许多家族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持生计。 公孙跃和汉祖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公孙跃窥井是一段故事,讲述他如何从井里看到天上的形象,预示着他将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汉祖则是刘邦,他在龙旧有坛上发誓要推翻秦朝,并最终成功建立了汉朝。 最后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的遗憾和无奈,即便是著名英雄也不能完全避免愧疚和悔恨。折叠

作者介绍

牛焘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9751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