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图术序同褒赞

出自清朝牛焘的《金刚钻沉香歌
南中异木金刚钻,命名比附随俗唤。棱脊森森耐岁寒,青枝不叶撑孤干。
岩壑千年根茎枯,中有香魂缕缕贯。剔鳞铲甲真精见,重重碎锦融成片。
古色莹然琥珀纹,丹膏比拟青铜炼。入流瞥见宝珠沉,经火始信梧桐爨。
夜深试爇博山炉,兰蕙不芳迷迭贱。妙品兼宜佐调元,芝图术序同褒赞
天生异材肯自炫,穷荒樗散谁流盼。山精木魅常护持,瘴雨蛮烟久镕锻。
由来体性具深沉,讵谁气味堪赏玩。君不见,泰岳松,上施神农藟,下凝尧时髓。
千载结苓腴,中有神灵诡。金刚义取百炼精,盘根错节老气横。
人生百年同草木,陈枝瘣植等无名。岂知草木具有情,灵兮寿兮葆性贞。
人世显藏不足道,馨香可以荐神明。山川鬼神终将玉汝成。
金刚钻沉香歌拼音解读
nán zhōng jīn gāng zuàn
mìng míng suí huàn
léng sēn sēn nài suì hán
qīng zhī chēng gàn
yán qiān nián gēn jīng
zhōng yǒu xiāng hún guàn
lín chǎn jiǎ zhēn jīng jiàn
zhòng zhòng suì jǐn róng chéng piàn
yíng rán wén
dān gāo qīng tóng liàn
liú piē jiàn bǎo zhū chén
jīng huǒ shǐ xìn tóng cuàn
shēn shì ruò shān
lán huì fāng dié jiàn
miào pǐn jiān zuǒ diào yuán
zhī shù tóng bāo zàn
tiān shēng cái kěn xuàn
qióng huāng chū sàn shuí liú pàn
shān jīng mèi cháng chí
zhàng mán yān jiǔ róng duàn
yóu lái xìng shēn chén
shuí wèi kān shǎng wán
jūn jiàn
tài yuè sōng
shàng shī shén nóng lěi
xià níng yáo shí suǐ
qiān zǎi jié líng
zhōng yǒu shén líng guǐ
jīn gāng bǎi liàn jīng
pán gēn cuò jiē lǎo héng
rén shēng bǎi nián tóng cǎo
chén zhī lěi zhí děng míng
zhī cǎo yǒu qíng
líng shòu 寿 bǎo xìng zhēn
rén shì xiǎn cáng dào
xīn xiāng jiàn shén míng
shān chuān guǐ shén zhōng jiāng ché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稀有的木材——金刚钻,它在南方很少见到。虽然取名为“比附”,但俗称为金刚钻。这种木材质地坚硬,可以经受岁月的考验,即使没有叶子也能支撑自己的干枝。它生长在岩洞中,根茎干燥后会散发出香气,看起来像是碎锦缝成的片子。 这种木材有着深沉的灵性和神秘的力量,经过百炼精炼出来的金刚钻更是难得的宝藏。在古代,人们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它来炼丹或药。它的香味也可用来添入酒中,兼具佐调元和提神的作用。 作者还引用了泰山上的松树作比喻,说它和金刚钻一样,都是极为珍贵的天赋异材。虽然草木无言却有情,但只有拥有高超的技艺和洞察力才能真正的欣赏和利用它们,最终成就不凡。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金刚钻沉香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稀有的木材——金刚钻,它在南方很少见到。虽然取名为“比附”,但俗称为金刚钻。这种木材质地坚硬,可以经受岁…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稀有的木材——金刚钻,它在南方很少见到。虽然取名为“比附”,但俗称为金刚钻。这种木材质地坚硬,可以经受岁月的考验,即使没有叶子也能支撑自己的干枝。它生长在岩洞中,根茎干燥后会散发出香气,看起来像是碎锦缝成的片子。 这种木材有着深沉的灵性和神秘的力量,经过百炼精炼出来的金刚钻更是难得的宝藏。在古代,人们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它来炼丹或药。它的香味也可用来添入酒中,兼具佐调元和提神的作用。 作者还引用了泰山上的松树作比喻,说它和金刚钻一样,都是极为珍贵的天赋异材。虽然草木无言却有情,但只有拥有高超的技艺和洞察力才能真正的欣赏和利用它们,最终成就不凡。折叠

作者介绍

牛焘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9562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