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半窗明
出自清朝蔡琬的《冬夜》- 耿耿兰缸暗,沈沈夜气清。梦回残漏永,月在半窗明。
乡思兼愁思,砧声复雁声。故园归路杳,何日慰离情。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里思念故乡的情景。他躺在床上,耳边响起了虫鸣、蛙鸣、砧声和雁声,引起他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情。他的心情非常悲伤,因为他已经离开了故乡很长时间,但是还没有机会回去。他在梦中重温着家乡的记忆,但是这些回忆只能让他更加想念家园,而不能真正带他回去。最后,他感叹道:“何日慰离情”,表示他多么希望早日回到故乡,消除思乡之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反映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离愁别绪,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之情。
- 背诵
-
冬夜诗意赏析
-
蔡琬
蔡琬(1695~1755)清朝锦州一位很有才华的女诗人。字季玉,汉军正白旗,辽阳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卒于高宗乾隆二十年,年六十一岁。蔡琬是清朝名臣蔡毓荣之女,后成为云贵总督之一高其倬继室。蔡琬自幼濡染家学,博极群书,以渊博的知识在高其倬的政治和家庭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诰封为一品夫人。嘉关间,铁保辑满洲、蒙古、汉军许多工作人诗,为熙朝雅颂集,以琬为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9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