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治于田

出自唐朝韩愈的《琴曲歌辞。越裳操
雨之施,物以孳。我何意于彼为?自周之先,其艰其勤。
以有疆宇,私我后人。我祖在上,四方在下。
厥临孔威,敢戏以侮。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既均,
越裳是臣。
琴曲歌辞。越裳操拼音解读
zhī shī
wéi
zhōu zhī xiān
jiān qín
yǒu jiāng
hòu rén
zài shàng
fāng zài xià
jué lín kǒng wēi
gǎn
shú huāng mén
shú zhì tián
hǎi jūn
yuè shang shì ch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赞美和感慨,认为雨水滋润了万物生长繁衍。但作者并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因为人类只是大自然中微不足道的存在。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周朝时期的辛勤耕作和开垦土地的艰辛,以及后代子孙继承祖先的领土和文化,顶礼膜拜祖先的功劳和贡献。 最后,他探讨了治理国家和管理土地的难题,并称赞越国服从周王朝的统治,成为忠实的臣民。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琴曲歌辞。越裳操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赞美和感慨,认为雨水滋润了万物生长繁衍。但作者并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因为人类只…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赞美和感慨,认为雨水滋润了万物生长繁衍。但作者并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因为人类只是大自然中微不足道的存在。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周朝时期的辛勤耕作和开垦土地的艰辛,以及后代子孙继承祖先的领土和文化,顶礼膜拜祖先的功劳和贡献。 最后,他探讨了治理国家和管理土地的难题,并称赞越国服从周王朝的统治,成为忠实的臣民。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8517.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