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竟保全
出自清朝张廷寿的《读留侯传书后》- 终始心为韩,美哉文成志。韩亡乃归汉,出处必以义。
大义经激发,曷敢生退避。副车一击之,大索咸阳地。
亡命竟保全,此事关天意。圯桥黄石公,踪迹太诡异。
一卷阴符经,作用判为二。何须从景驹,无宁事刘季。
长事帷幕间,六合收指臂。复韩宜说楚,抗论明义利。
横阳君成贤,敢请归以事。天心固有在,成也中道弃。
谒者高阳生,倡立六国嗣。窃念六国中,韩宜拜其赐。
胡为借箸筹,竟拂此君议。立韩终不久,适为楚所饵。
以是知侯心,计之亦巳閟。鸟啄既堪悉,鸱夷更可愧。
鸟尽弓不藏,终招人主忌。信何囚且醢,此事由自致。
百尔方寒心,况敢居尸位。四皓荐诸庭,可代厥躬悴。
岂慕万户侯,谷城聊自庇。明哲能保身,辟谷实虚伪。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离骚》中的一节,讲述了楚国大夫屈原因为不满当时楚国的政治局势而被放逐,并在流亡中思考国家的兴衰和自身的境遇。全篇通过屈原的内心独白,抒发了一个爱国志士面对国家危机和自身困顿的无奈与愤慨。 具体来说,这段诗主要表达的是屈原的忠诚和坚定,他始终保持着对韩国的向往和眷恋,认为韩国是有志向、有气节的国家。尽管自己曾受到韩国人的排挤和伤害,但当韩国灭亡后,他仍义无反顾地选择归附汉朝,因为他坚信只有遵循正义和道义才能得到真正的出路。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屈原所信仰的阴符经,强调了他对神秘力量和天命的信仰。同时,他也谴责了那些为了私利而背叛国家、投靠敌人的人,认为这种行为是可耻的,最终必将招致祸患。整篇诗表达了爱国、忠诚、正义和信仰等价值观,是屈原思想和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 背诵
-
读留侯传书后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离骚》中的一节,讲述了楚国大夫屈原因为不满当时楚国的政治局势而被放逐,并在流亡中思考国家的兴衰和自身的境遇。全…展开这首诗是《离骚》中的一节,讲述了楚国大夫屈原因为不满当时楚国的政治局势而被放逐,并在流亡中思考国家的兴衰和自身的境遇。全篇通过屈原的内心独白,抒发了一个爱国志士面对国家危机和自身困顿的无奈与愤慨。 具体来说,这段诗主要表达的是屈原的忠诚和坚定,他始终保持着对韩国的向往和眷恋,认为韩国是有志向、有气节的国家。尽管自己曾受到韩国人的排挤和伤害,但当韩国灭亡后,他仍义无反顾地选择归附汉朝,因为他坚信只有遵循正义和道义才能得到真正的出路。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屈原所信仰的阴符经,强调了他对神秘力量和天命的信仰。同时,他也谴责了那些为了私利而背叛国家、投靠敌人的人,认为这种行为是可耻的,最终必将招致祸患。整篇诗表达了爱国、忠诚、正义和信仰等价值观,是屈原思想和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折叠 -
张廷寿
原名紫文,字少槎,号曼生,又号曼仙,元灏子,同治丙寅岁贡。著有独学庵诗草。少槎姑丈为月槎先生令子。悔余老人宅相才高学博,弱冠知名,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惟恃才傲物不谐于俗。惜中年以前诗作,散佚殆尽,友人陈季鸣竭力搜罗,得若干首为一集,并从燕侨斋偶存稿中得序一篇,冠之于首以待梓云。…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576111.html